叶辰小说>凡尘如梦 > 第31章 后出师表

第31章 后出师表 (第2页)

作者:陈小愚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我派魏延与你同去,分取二郡。只是此事出征前切莫走漏了风声,以免魏军有所防范。”

姜维道:“有文长在,此战必能成功。丞相,你是担心军中有人通魏?”

诸葛亮道:“此前汉中五色石之事,你可从中看出什么端倪?”

姜维道:“我曾接到皇帝特使带来的密令,令我于此间设伏,具体信息如何而来,我亦不知。”

诸葛亮道:“伯约,对北伐之事,你怎么看?”

姜维道:“丞相,我大汉地处西南,缺乏战马。士卒擅长山地作战,防守有余。可关中平原一马平川,我等若攻取长安,孤立无援,曹魏虎豹骑兵一旦袭来,抵御不住,将无险可守。昔日项羽曾以三万骑兵击溃汉高祖皇帝五十六万步兵,斩杀汉军十余万,后来被赶到睢水之中淹死十余万,高祖皇帝差点为项羽所擒。我愿为丞相组建一支骑兵,进可攻,退可守,打造成一把最锋利的尖刀,为丞相攻城略地,上阵杀敌。凉州产骏马,因此,维以为进取中原,必先攻略凉州。

诸葛亮听罢,心中大悦,道:“吾正有此意。待凉州平定,直取长安,则中原可图,天下可定也。”

姜维又道:“维虽不才,愿为丞相分忧解难。”

诸葛亮叹道:“先帝有识人之明,网罗天下之人才,如今五虎大将都已亡故,庞统、法正早逝,我担心百年之后,蜀中无人可用。因此,在青年一代拔擢人才,亦是当今之要事。”

姜维想起一事,道:“白毦军中多青年才俊,先前各为其主,我对姬如梦和司空凡多有得罪,让如梦姑娘受了不少苦楚,希望能够不要介意才好。”

诸葛亮道:“伯约,此事怪不得你,我已与姬如梦说明,想必日后定不会有嫌隙。”

说罢,诸葛亮将一卷竹简递给姜维,道:“明日我就要面见陛下,再次出师伐魏,伯约与我看看,此表如何?”

竹简最前面写着《出师表》三个字,后面写道: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姜维读罢,泪流满面,道:“维先前拜读过丞相第一次北伐前的出师表,此表与之相比,多了几分悲凉和无奈。丞相之艰难,我等虽知,然而未料到竟至于斯。丞相拳拳之心,足以慰藉先帝在天之灵,当今陛下也必定全力支持。我愿与丞相一同奏请陛下,早日北定中原。”

姜维走后,诸葛亮憔悴的面容上浮现了一丝宽慰,北伐是一个梦,一个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的梦。如果有一天自己在这个梦中永远沉沉睡去,将来北伐的大业,就落在了这个青年的身上。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剩下的日子里,努力帮助这个青年快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