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施行招安令 (第1页)

景顺三十三年九月八日。

朝廷正式布告天下,广施招安令。

大体意思就是:凡响应朝廷招安者,不仅可以赦免之前所犯之罪,还会得到朝廷的妥善安置。

优先响应招安者,朝廷可对其封爵封地且世代承袭!

宁国朝廷的这则招安通令立即在宁国上下引起一片轩然大波。

很快,宁国大大小小的叛军都收到了朝廷信使的招安书信。

根据宁国各地反叛势力的大小,这些叛军头目都得到了朝廷关于封地封爵的许诺。

其中,被许诺封王者十二人,封侯者二十九人。

这也分别对应了在宁国闹腾的最厉害的三十九路叛军。

西北的陈庆远、杨泰、薛光、郭飞被拟定为西北四王,陇西行省与青肃行省分别划出三分之一的地盘作为西北四王的封地。

江夏的郑知行、泽南的周恒年、隆江的孙达、辽林的罗正信,还有从川夏攻入直隶的刘崇、李怀青、余德功都在封王之列。

-------------------------------------

直隶——齐城。

刘崇所部主力已经入驻齐城。

对唐州府形成三面合围之势的刘崇义军正要对唐州府展开攻势的时候。

朝廷的招安信使带着皇帝的亲笔招安信来到了齐城。

刘崇看过招安信之后,当即下令暂缓对唐州府的进攻。

如果刘崇响应朝廷的招安,便可成为受朝廷认可的异姓王。

根据皇帝的招安令,只要刘崇、李怀青、余德功同意招安,他们三人便是以后的川夏三王。

届时,他们三人将平分地域广阔的川夏行省三分之二的地盘,他们的王位将由后代子孙世代承袭。

这个诱惑对刘崇来说是非常巨大的。

虽然他们现在已经踏上了直隶之地,但是能走到哪一步刘崇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毕竟,宁国现如今单单是排的上号的起义军就足足有三十九路。

就算你真的可以攻下京畿,也不见得能够如愿以偿的取宁国正统而代之。

甚至,现在起义军虽然看似占尽了优势。

可不到最后一刻天知道会不会出现被翻盘的局面。

现在有一个现成的封王机会,这对绝大多数起义军头目都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刘崇也不例外。

他对朝廷的招安令非常的动心。

其实,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走上反叛朝廷的道路到底是为了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只是这些话谁都不会主动说出来罢了。

现在,只要他点了头,他便是大宁皇朝的崇义王。

那可是当之无愧的一方诸侯,世袭罔替,实至名归。

今日,刘崇在齐城的别院里将麾下的亲信部将都召集了过来。

所要商讨之事就是关于到底要不要响应朝廷招安令的事情。

作为刘崇本人而言,他当然是想抓住这个机会成为大宁的异姓藩王。

可是,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朝廷突然提出来的这个招安令会不会存在什么猫腻。。。。。。

-------------------------------------

另一边,正当整个宁国上下都把目光集中在朝廷的招安令上的时候。

林萧却对此事倒没有过多在意。

因为,他知道这也不是他这个层次的人能够左右的事情。

反正,上头要接受招安,他们这些人就跟着归顺;如果拒绝,那就接着跟朝廷对着干。

不过,抛开其他因素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