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335章 天不遂人愿

第335章 天不遂人愿 (第1页)

作者:白石源中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第335章天不遂人愿

事实当然不会遂人愿。

但是实际上,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看来,崇祯十一年六月以前,对于他而言,都是一段毫无疑问的幸运日子,因为一切真的是太顺利了。

而且他最信任的大臣,杨嗣昌还给他推荐了一个难得的人才,仿佛有了这个人,中原战场上彻底剿灭流寇将会是易如反掌的事。

于是崇祯十一年闰四月,原两广总督熊文灿,经杨嗣昌推荐,被大明朝廷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理南直隶、湖广、四川、陕西、山西和河南六省军务,驻扎襄阳城,执行讨贼任务。

这位曾经在福建任上招抚了郑芝龙的熊总理,虽然对于中原战场上的流民军势力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先天官运亨通的他,对于自己却拥有超乎寻常的自信。觉得自己在福建招降郑芝龙的经验,完全可以用在中原战场上来。

只是熊大人至死也没有明白的是,人家郑芝龙完全可以通过海外贸易和发旗征税,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人家想要的只是一个合法的身份,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

可是中原的流寇指望什么来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只有让流寇们不再流动,让“寇”

们能够安心踏实地劳动生活,那么“寇”

就会变成民了。只是哪里来的土地?哪里来的粮饷?

不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无异于缘木求鱼,熊文灿不懂得这些道理,只是一味相信自己的经验,事实自然不会遂他的愿。

因为经验的主观性太强,而客观条件却是在始终变化着的,结果肯定不会一样。

就像张鹿安,他自认为自己做的人不知鬼不觉,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革左五营会与杨卓然建立联系,更是想不到革里眼贺一龙竟然告了他一状,说张鹿安侵吞了他的近二十万的银两。

而杨卓然获知这个消息以后,自然是如获至宝,在他看来,如今的安庐衙门最缺少的除了精兵猛将外,就是粮饷问题迟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如果能有二十万两的银两作为补充的话,剿灭江淮大地上的流寇自然不在话下。

平心而论,杨卓然的想法应该还是为公居多,否则他完全可以先去敲诈张鹿安,但是事实是他直接将相关情报,报告给了史可法。

史可法对于这个消息也是非常重视,派出传令兵,紧急征召张鹿安前往安庆府述职。

张鹿安就算再傻,也会明白此刻去安庆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毕竟自己这边刚刚立功,夺得了黄梅和英山两座县城,大可以公开表扬,用不着去安庆述职,唯一的解释就是很可能就是私吞银两的事暴露了。

张鹿安和王朝经过反复复盘,所有的事情都是张华带领正阳关老兵亲自在做的,这些人都是极度可靠的人,而且近期都没有外出记录,不可能是自己人这边泄露的。

只是最让张鹿安心虚的是,二十多万银两还在英山城内,因为船只还没有准备好,如果上峰派人实地来调查,查出来什么问题的话,那么最终自己很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倒是王朝提醒了一句:

“将军,有没有可能是贺一龙那边对外说的呢?毕竟任谁丢失了那么多的银子,心里都不会好受的,肯定会想方设法把事情公开,即使无法奈何我们,也让咱们落到一声骚。”

“王朝兄,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也感觉问题很可能出现在贺一龙那边。这样吧,你先出去接待一下使者,就说我连日作战感染了风寒,待身体初愈以后一定第一时间赶往安庆城述职;第二偷偷派人去潜山找到我姐夫马应魁,他肯定知道具体怎么回事……”

张鹿安的话还没有完全说完,就见金马儿站在了门口,神情有些紧张,王朝出去把金马儿的信取过来,金马儿说道:

“将军,送信人说十万火急,是马应魁将军送来的信,请你接信后立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