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 > 第96章 夜谈逄纪下

第96章 夜谈逄纪下 (第1页)

作者:老土不挣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袁尚说出心里的判断后,脑海中又过了一遍逻辑,还是觉得高干的嫌疑最大。&1t;p>

逄纪看着袁尚,开始说自己的线索。&1t;p>

逄纪暗中调查,他亲自去并州进行探访。既然是补给位于太行山的黑山贼,那么就得在并州界域内进行供给,不然跨州补给是行不通的。这个就近原则很重要。&1t;p>

其实并州守军之前也是严禁向太行山方向进行运输粮草的,只不过没有那么严苛,做不到坚壁清野的程度,可是明面上绝不可能放大批粮草进山区的,这点毫无疑问。&1t;p>

于是逄纪就想,暗中补给粮草的人一定会隐藏起来,并用合法合理的情形给自己做幌子。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扮作并州的粮商,表面上是卖粮食给袁绍军队和几个郡县,实际上暗中是给黑山贼进行补给!

&1t;p>

这点思路与黄承彦通过汝南城补给九华山的刘辟龚都是一样的。&1t;p>

因此逄纪就查粮商。借着缴税的事由,逄纪查了晋阳郡和上党郡所有粮商的账目,税务没有问题,但是逄纪注意到有一家粮商除了给官府交易以外的民间交易数字十分之大!

但是逄纪暗查时现,这家粮商的商铺压根没有那么大的客流量,暗访中,粮商的伙计也说不出什么大户人家从他们这购买大量的粮食!

&1t;p>

那么这个销售额就是存在问题了!

&1t;p>

因为这个民间销售粮食的数额很大,足够上万人吃喝半年到三个月不等了!

可这家粮商压根没有这么大的销售量!

所以逄纪怀疑就是这家粮商暗中补给黑山贼张燕!

不然这个销量对不上!

&1t;p>

袁尚闻言瞬间有些恍惚,感觉逄纪有点“税务稽查”

的样子,这是查洗钱吗?&1t;p>

这家粮商类似于注册一家空壳公司,之后虚报营业额,之后把入账和出账平衡后,缴纳税金后,一切生意就变成合法的生意了。那些供给黑山贼的粮草则在这些虚假的收支中被隐藏,被洗白了!

&1t;p>

“这家粮商是哪一家?谁开的?!”

袁尚意识到这家粮商可能就是内鬼开设的!

&1t;p>

逄纪左右看了看,不放心又走出帐外,看了看四周,除了远处巡逻的士卒,再无他人,就连周仓都是远远的站着执勤。&1t;p>

随后他回到帐内,凑到袁尚身边,低声说道:“是太原王家的粮商!”

&1t;p>

太原王氏?!

&1t;p>

袁尚闻言有些头大,这个大宗族是东汉乃至西晋的十大门阀世家之一!

拥有无穷的财富,和无数的门生故吏,以至于在东汉末年,这个太原王氏已经和颍川荀氏,陈留吴氏,河南钟氏并称为四大门阀世家了!

&1t;p>

就算是现在如日中天的袁氏,若论底蕴,财力,也是不及这四大门阀世族的!

&1t;p>

这太原王氏的宗族庞大,竟然能追溯至春秋战国,分为太原郡祁县王氏与太原郡晋阳王氏两支。两支王氏互为犄角,相互扶植,像极了《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宁国府。&1t;p>

太原地区是王氏盘踞之地,经营数百年,祁县和晋阳两个家族也平日素有往来。&1t;p>

祁县王家最出名的便是东汉大司徒,用连环计除掉董卓的王允。也就是吕布貂蝉董卓几个人矛盾的始作俑者!

&1t;p>

王允,字子师,十九岁时被推举为郡吏,后来一路做到司徒的位置,位列三公!

所以不分析不知道,一分析吓一跳,东汉的中层以上官员完全把持在门阀世家手中,没有例外。高官更是牢牢捏在他们手中。阶层固化严重,不造反普通人是任何机会都没有的。阶层就禁锢了一切人群,普通人根本没有上升渠道,堵得死死的!

&1t;p>

晋阳王家出名的有王泽,此人是代郡太守,他的儿子王昶是三国曹魏的将领。&1t;p>

王昶的人生则是门阀世家推动宗族子嗣向上获取权力地位的教科书:王昶出身太原王氏,少有名气,进入曹丕幕府,授太子文学。曹丕即位后,拜散骑侍郎,迁兖州刺史,撰写《治论》、《兵书》,作为朝廷提供施政参考。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升任扬烈将军,封关内侯。齐王曹芳即位,迁徐州刺史,拜征南将军。太傅司马懿掌权后,深得器重,奏请伐吴,在江陵取得重大胜利,升任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京陵侯。正元二年(255年),引兵抵拒毋丘俭有功,迁骠骑将军,后迁司空。&1t;p>

太原王家这等树大根深的门阀世族,竟然支援黑山贼张燕!

&1t;p>

这让袁尚非常震惊也非常忌惮!

这个家族的实力和势力太大了!

袁尚根本无法轻易撼动!

&1t;p>

不过袁尚立刻反问一个问题,太原王氏干嘛去资助黑山贼啊?放着袁绍,曹操不去资助,去资助个山贼势力干嘛?这不是舍近求远,且有污家族名声吗?&1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