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 > 第221章 徐州攻略下

第221章 徐州攻略下 (第1页)

作者:老土不挣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甘宁率先言,袁尚立刻给予鼓励,要他有什么说什么,反正大家现在都没有好的办法,有计策总比没有计策来得好。

袁尚知道言路要打开,要让将领和官员们能说话,敢说话,而且要讲真话,袁尚最厌恶的就是下属和官员讲空话和溜须拍马。他也一直力争在自己掌管军队的时候能杜绝官僚主义。袁尚最怕的是欺下瞒上的官僚风气,一旦作为军事统帅掌握不到最基层的情况,那么将会和现实严重脱节!

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太多民间百姓都饿死了,官员还上报丰收的事情。袁尚不希望这种事生在自己掌权的时代。

甘宁倍受鼓舞,既然主公让放开说,他就索性直说!

这也是他作为将领最喜欢袁尚的地方,可以畅所欲言。他的意见是:分兵攻打吕布!

此时袁军有六万八千之众,能打的战将不下十人!

没有必要被吕布的两万守军全部牵制在徐州城下!

分兵两到三万攻打下邳或者彭城,可以极大的威胁吕布军心和实际掌控区域。

“兴霸的意思是分而攻之?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风险是什么?”

袁尚把心中的博弈问了出来。既然是计策,那么计策的效果和弊端就得分得清楚。他希望大家就这个计策进行议论。

甘宁继续说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分兵攻打是兵力充足之下最大挥人数优势的战术!

同时把战争的压力和威胁全面的分布到徐州的各个方位。一旦有任何一个点抵挡不住战争压力,就可以成为战争的突破口。无论彭城还是下邳,早晚要打的,六万八千大军甚至有能力覆盖三个军事要塞。这么一来还可以分割战场,让三座军事要塞彼此不能轻易的呼应。因为一旦对着其它两个城池进行攻打,势必会切断三个城池之间的联系。同时甘宁提出,这样也可以最大效率的使用六万八千大军,因为袁尚刚刚讲了,需要战胜,而不是和吕布打持久战!

大家听完甘宁的想法,都觉得挺有道理的,但是也有不同的意见。

贾诩则表示担忧,吕布军队的战斗力十分强悍,表面上袁军有六万八千之众,但是正面战场上对抗吕布的两万精锐却并不轻松。贾诩讲,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众,在勇。自古至今战场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比比皆是。若是按照甘宁分兵的战略,只怕正面战场被吕布反制突破,一举反攻袁军大营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吕布在虎牢关前就是这么做的,要不是刘关张三英战吕布,难保十八路诸侯被吕布击溃!

贾诩表示,若是寻常敌军武将,袁尚也不会如此为难,早就分兵牵制了,但如今面对吕布,一旦正面兵力不足,被击溃,那就是万劫不复了。吕布可以在三五天之内用他强的那支骑兵扫荡各处的袁军,而绝大部分的武将都很有可能被吕布直接击杀!

贾诩的话也是袁尚担心的。原史中曹操攻打吕布,用的是离间计和收买吕布周围的陈珪陈登父子,从而让吕布有城不能回,最后在人数绝对劣势的情况下退守下邳。饶是如此,曹操也不敢正面攻城,只是围而不攻,和用水淹城池的方法。总之是耗费很长时间。这才拿下吕布。

此时的袁尚对于分兵之策,始终犹豫。

分兵怕打不过,不分兵又似乎是持久战。

甘宁一时间也没有进一步回答,因为贾诩顾虑的有道理,正面如果没打过吕布,分兵就意味着死!

这时颜良文丑对视了一眼,之后由颜良说话:“少主公!

分兵一事事关重大,我兄弟二人也有自己的看法。”

袁尚见平日里少言寡语的颜良文丑今日能谏言,这是一个好消息,代表自己倡导的言路通畅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袁尚示意颜良讲下去。

颜良阐明他和文丑的观点:所谓分兵,他认为可行。关键在于六万八千大军怎么个分法,分兵打哪里。若是分出去个三四万,那肯定正面实力受损,但是若只分出去个一万人,甚至更少,八千人,那么这个分兵对大局无碍!

颜良和文丑愿意率领一万到八千人,攻打彭城或者下邳,料想对正面对抗吕布精锐没有很大影响。可一旦拿下彭城或者下邳,那么坐守徐州城的吕布可就难受了,先军心民心会动摇,其次吕布的实际控制区面积也在减少。更是消灭了吕布的有生力量。

袁尚闻言看了看贾诩的表情,后者或多或少也觉得受到启。

贾诩顺着颜良的话说道:“颜良将军的话有些田忌赛马的味道!

我用优势兵力和武艺高强的战将,去攻打吕布的薄弱城池,一点点的拔掉吕布的外围防御机制,再多点合围徐州城,必然会让守城的士卒和将领心生厌战和畏战之心!

我军多了不敢说,抽调个一万五千士兵,对于正面对抗吕布的两万精锐应该没有大碍!

我军可分兵一个一个的打,先打彭城再打下邳,吕布想救就得面对我余下的五万三千之众,他也占不到便宜!

这样一来局势便优势在我!”

“优势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