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无奈的选择 (第2页)

作者:苍莽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臣张世杰参见陛下。”

“你就是6秀夫6丞相?”

一早上内心刚刚平复的赵昺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用手指了指6秀夫。

终于见到正主了,赵昺注视着眼前这个眼神中充满坚毅的中年男人,心想就是这个男人在1o个月之后背着自己跳海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忠于赵宋,为国尽忠的诺言。不愧于“宋末三杰”

的称号。

“陛下这是怎么了?”

6秀夫看着赵昺奇怪的样子,询问着身边的人。

“回6丞相,陛下昨天睡了一夜,醒来后感觉头痛不已,一会忧愁,一会痛哭,刚刚用了早膳,具体老奴也不清楚什么状况。”

房间中一名老太监道。

“6卿,张将军免礼。朕,哦,我昨日头痛欲裂,忽然间有些记不清事情了,6卿勿念。”

来自后世的赵昺有些不太习惯用“朕”

这个字,又无法解释自己的灵魂来自7oo年后的现代的事实,只能模棱两可的期望糊弄过去。

“6卿、张将军,随我出去走走吧。”

“臣等遵旨。”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射穿透薄雾,洒在大地,大宋又迎来了新的一天。可是赵昺却知道,留给大宋,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赵昺必须用有限的时间快育,以应对危如累卵的绝境。

花园之中,赵昺若有所思缓步向前走着,6秀夫、张世杰一左一右落后半个身位跟在赵昺身后。

在后面是一名内侍不近不远的跟着。

谈到两宋,有两件事情是绕不开的。

一是北宋“联金灭辽二是南宋“联蒙灭金”

早在铁木真时期,南宋已经注意到在遥远的北方草原兴起的这个强悍的民族。最早在宋宁宗赵扩嘉定七年,也就是1214年正月蒙古遣使通南宋。

至宋宁宗末年双方信使不断。

这一时期,蒙古主要是要求南宋联兵伐金。

这本来是一个有利于南宋的时机。

然,腐败怯懦的南宋小朝廷,不能利用这一时机,反而使自己陷于:“和金则鞑疑,交鞑则金疑。同时交金、鞑两方则山东疑”

的困境。

“山东”

指的是李全等在金地仇恨蒙古且反叛金朝而归降南宋的汉人。

南宋上下,采取鸵鸟策略,既不能利用金国的虚弱改善自己的防御纵深,又看不到北方已经兴起的蒙古存在的威胁。同时,对北方归降的军民亦不能妥善安置。

这个时期,南宋左右摇摆,不思进取,白白浪费了十年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