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鱼水情深 (第2页)

作者:苍莽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

赵昺领着官民回到户区,树荫之下,一张张大桌、长椅摆放的倒也整齐。

赵昺在一处临时搭建的台子上,面南背北地坐着,红罗伞也已经立了起来。

皇帝嘛,再简朴、再低调也不是寻常百姓能比得了的。

下面是一众文武官员分列两旁,再远一点就是匠人百姓。

酒未至,且先设看菜数碟……

一张张冒着热气嵌着红枣的面饼,一个个热气腾腾的酸菜馅大包子被端了上来。

炒鸡兔、煎鱼、血羹、粉羹、炒肺……

香气扑鼻的羊肉汤,闻上一闻,让人觉得更饿了一些。

熙熙攘攘的户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小孩子们手里拿着稠饧(一种用糖稀调制出来的儿童甜食)、麦糕、乳糕等各种甜食,欢快地跑来跑去。

旋即又都被各家的大人急忙唤了回去,拎着耳朵一顿教训着。

“跑什么跑,没看到赵官家在么,再敢乱跑,腿给你打断了。”

大人们教训着自家乱跑的孩子。

宋朝饮食文化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国宝级的文物《清明上河图》便能看出一二。

图画之中,开篇便是郊外的一对卖炭父子,正赶着毛驴拉着为这一天准备好了的木炭进城卖炭。

因寒食节与清明节前后相接,三天的寒食节一结束,皇家就向外颁赐火种。

意味着可以生火做饭。

汴梁城内早已经憋坏的人们涌到大街小巷,去寻找热乎可口的饭菜。

船家们亦开始起火烧饭,依稀可见炉灶里的荧荧炭火。

一家羊肉特色酒店前,书写着‘孙羊店’三个字的旗帜高悬着。

“孙记正店”

是画中最奢华的酒店。屋顶上搭建了华贵的欢门彩楼,穿插着盛开的鲜花。

数百年过去,当日汴京的“盛世景象”

也只能从图画中追忆着,令人唏嘘。

赵昺暗暗誓,一定要重现昔日的繁华,带领华夏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赵昺举起一小杯水酒,慢慢地站了起来。

说道:“这第一杯酒,敬那些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的英雄们,以及那些无辜的死难者!”

说完,赵昺举着酒杯,缓缓地将酒撒在地上。

官员、百姓们纷纷将酒水撒在地上。

“这第二杯酒,朕,祝大宋百姓安!”

说完,一饮而尽!

(宋朝的酒分‘小酒’和‘大酒’,‘小酒’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卖的散酒,价格相对便宜,适合平常百姓饮用;‘大酒’是经过窖藏,酒香更醇厚,当然了价格也更高一些。即便到了后世,依然有卖散装酒白的。)

一句‘百姓安’,道出了赵昺的人生目标,从此也成为赵昺一生为之奋斗的动力。

那一年,万国来朝,百姓富足。

那一年,当赵昺亲手搀扶着步履已经略显蹒跚的文天祥再次看日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