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公审大会 (第2页)

作者:苍莽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赵昺从两名护卫的缝隙中看到这一幕,不禁感慨,果然天下的老百姓怕官是出了名的,真是畏官如虎。

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八字衙门”

,古代官衙大门两侧,常常砌有两堵砖墙,呈“八”

字形向两边分开,八字衙门因此得名。

八字墙也是古代的“公示栏”

,衙门的布告或者朝廷的诏令都张贴在衙门口的八字墙上。

百姓怕官,到满清时期达到顶峰。

“凡投诚官吏军民,皆着薙,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这是多尔衮入关后即刻布的剃令。

留不留头,留头不留。

薙,ti,四声,同“剃”

,薙。

丢了辫子的七斤……

人缝中的赵昺看着明显因为害怕遭到打击报复而不停往后退的百姓,咬紧牙关,青筋暴起。

“来人,传旨李恩、陈吊眼带着五百骑兵火赶来。”

李恩对着一名锦衣卫说道。

出来的时间并不长,加上赵昺的马也不快,李家庄距离昌江也不是很远。

快马加鞭片刻即到。

“卑职遵旨。”

一名锦衣卫急忙拨转马头,打马狂奔而去。

武垒看着慌张的百姓,一时间也不好逼的太紧。

转过身,对着地上跪着的一群家丁们说道:

“都抬起头来,某给你们一个恕罪的机会,只要你们把知道的都说出来,并且查明你们自己也没有犯下什么重罪的话,某可以做主,此事既往不咎。”

武垒换了一种方式,希望能从这群家丁护院中打开突破口。

“坦白者,从轻落,揭他人者算是立功,酌情不予追究。”

“尔等可要想清楚了,这机会嘛,只有一次。”

武垒故意提高了嗓门。

下一刻,家丁中有几人目光闪烁,阴晴不定。

这种片刻间的变化,早已经被武垒看在眼里。

“把他给我带过来!”

武垒用手中的马鞭指着一人说道。

“跪下!”

两名锦衣卫把人带到武垒面前,对着腿窝子踹了下去。

“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多大年纪了?”

武垒坐在椅子上问道。

“回军爷的话,小的名李二虎,李家庄人士,小的今年十八岁。”

“说吧,今天这事怎么回事?说出来,本把总饶你不死。”

李二虎低着头,哆哆嗦嗦道:“将军,小的什么坏事都没干过,就是拿着刀站在旁边壮壮胆子啊。请将军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