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暴利行业 (第2页)

作者:苍莽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军中做饭用的盐,品质更差,杂质更多,口感更差。)

就算如此,多少人还吃不起呢。

相当的人群用的还是醋布。

能有一块醋布其实都是好日子了,多少穷人吃的是土盐,甚至是脏盐。

土盐好理解。

什么是脏盐,不提也罢。

吃完饭的赵昺,心想着必须搞出来精盐才行。

“武管家,找几间客房,让大伙们都休息休息,待到明日一早再出吧。”

赵昺对坐在旁边的武垒说道。

“好的,少爷。”

但凡作为消耗品,其利润都是惊人的。

机器“不贵”

,耗材“很贵”

盐更是如此,精盐鼓捣出来,纯利润至少可以达到八成。

不管是本地食用还是运到海外,乃至贩卖到北方。

这又是朝廷的一项巨大收入。

有了钱粮,有了人才,有了科技,有了新军,还有什么好愁的。

店小二领着赵昺等人来到后面客房中,赵昺拿出铅笔在纸上写着海水晒盐法。

(老铁们,华夏海水取盐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这一点要讲清楚,免得被喷。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文献记载,“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为盐。”

煮海为盐,请注意这个“煮”

字,划重点。

晒盐就是将海水晒成盐的过程。

先要在海边滩涂,构建盐田。

晒盐时先将海水引入滩涂上的盐田,经过一段时间水分蒸到一定程度,再倒入结晶池里。

经过日晒蒸到出现结晶为止,浓度饱和之后就会析出所需要的粗盐。

然后把这些粗盐都收拢到一起。

最后就是粗盐转细盐的过程,先用纱布过滤掉泥沙,再开火用铁锅蒸煮。

再反复过滤,反复蒸煮。

再经过进一步加工就变成细盐。

(请注意,华夏先民们最早的海水取盐是煮盐法,用锅为“煮”

,用盘为“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