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黄道婆 (第2页)

作者:苍莽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真打!

好疼啊!

怎么把一代牛人黄道婆给忘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巴掌,把站在一边的武垒和几个小太监吓得赶紧低着头,假装什么也没看见。

黄道婆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今海南三亚市崖城镇),居住时长整整4o年。

真是灯下黑啊!

这可是纺织业的祖奶奶级别的存在啊!

越想越来气的赵昺,抡起小手,“啪”

的一声,给另一边也来了一下。

左右开弓,小脸蛋两边慢慢红肿起来,不多不少,一边四个,看起来还挺对称。

武垒和旁边伺候的内侍吓得赶紧都跪了下来。

整个宫殿顿时安静的好像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似的。

“啪嗒”

一声,武垒的冷汗已经从额头滴在地板上。

单膝跪地的武垒低着头看着地板上一滴滴的汗水,再次怀疑赵宋官家的精神病遗传是真的。

不过这种猜测,也只能放在心里,说出去,那是抄家灭族的存在。

武垒低着头越想冷汗越多,干脆收起心思也不再多想了。

“武垒!”

赵昺大喝一声。

“卑职在!”

“快去西天请……”

话说一半,赵昺停了下来。

不对劲,这个时候吴承恩还没出生呢,《西游记》也要三百多年后才问世呢。

《西游记》的创作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和《三国演义》一样,都是一个长期积累与演化的过程。

不管是《西游记》还是《三国演义》,都是把真实的事件经过神话或者扩展、虚构呈现在读者面前。

只不过前者是以“虚幻”

的形式展示,后者以“真实”

的假象予以呈现。

其共同点都是真真实实、虚虚假假,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南宋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把各种神话与取经故事串联起来,书中次出现了猴行者。

(不是孙行者。)

嗯,话本,必须把那个钱老夫子,也就是在潮州募兵帮助赵孟溁书写新兵名单换取散碎银子的那个钱贵己找过来。

这老头有眼光,猴精猴精的。

舆论一定要掌握在朝廷手里,是时候要抓紧时间把报纸办起来了。

“去西天请谁?莫非流传三百余年的关于不管是太祖还是太宗的流言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