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活字印刷术 (第2页)

作者:苍莽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李家庄的事情,钱老夫子可有所闻?”

“回陛下,学生知道此事。”

“善,朕以为这种事情便是题材,可以把此类事情刊登在报纸上,顺便表一篇署名的评论。宣传朝廷整治贪官、恶霸的实际行动。”

“钱老夫子以为如何?”

“官家圣明,此举大善,学生叹服。把此事以故事的形式于市井间传颂,必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也能更好地宣传朝廷的决心。”

“嗯,朕也是这样想的。”

“官家,只是这报纸份额巨大,内容杂乱不一,每期都不一样。学生觉得这印刷工艺恐怕难以维持,若用雕版印刷,模板雕刻不易,恐怕要耽误些时间。”

钱贵己略感为难地说道。

历史上,毕昇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o41年-1o48年之间)明活字印刷术。但其实并没有大范围的使用。

大范围应用是在元朝的王祯改良活字印刷术了之后才出现的。

王祯作为一代农学家、机械学家、活字印刷革新家,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制造了3万余枚木活字,并在几年之后的《王祯农书》中详细记载了其木活字版印刷术技术。

转轮排字法,是王祯的另一明。

解决了几万个木活字一字排开,人们穿梭来往不便的难题。

(活字印刷术的办法前文第61章有介绍。)

“老夫子不必担忧,朕自有办法。”

赵昺直接把二三十年后才出现的经过改良的活字印刷术说了出来。

“朕打算成立大宋皇家报社,这报社暂时归兴王的锦衣卫衙门管辖,朕已经跟锦衣卫都指挥使赵与珞谈过此事,具体的事情该怎么做,你和兴王商议之后再做打算,到时候写个章程交给朕就行。”

“朕和兴王已经为报社找好了场地,你去了那边,需要什么设备,需要什么人才,和兴王商议便是。报纸的行规模可逐步提高,当务之急是抓紧时间把第一期的报纸行出来。”

赵昺不等钱贵己表态,滔滔不绝地说道。

“报纸可以分为日报,晚报,周报,月报等等,不要拘泥于形式。如今蒙元灭我大宋之心不死,朕也没有时间处理这些琐事,所以凡事当谋定而后动,不可过于孟浪。”

“朕觉得这报纸前途无量,以后会有很大的展空间。朕把这个管事的位置交给你,是朕觉得你能胜任,卿切勿辜负了朕的一番用意。”

虽然已经感觉到赵昺似乎要用自己,但当幸福真的来临的时候,不管是谁,都是难以抑制内心地激动。

钱贵己也不例外,颤颤巍巍地连忙跪下高声道:

“学生,臣钱贵己叩谢陛下隆恩!

臣当竭尽全力,绝不让陛下失望。臣一定早日把第一份报纸办出来,让报纸早日走向琼州各地。”

“善。”

“甚至臣还有一个想法,办一种专门针对蒙元的,私运到北地,以瓦解、分化、离间鞑子,使其陷于一定的混乱,为陛下北伐尽一份心力。”

“甚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朕还有其他事情,钱卿自便吧。”

“臣遵旨,臣告退。”

随着钱贵己的告退,赵昺伸展一下疲惫的身体,缓了缓,感叹终于把报纸的事情处理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