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金戈铁马 (第2页)

作者:苍莽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戚继光在其《纪效新书》写到:“未有临阵用尽平生十分本事而能从容活泼者也。谚云:到厮打时,忘了拿法。兵岂易言哉!”

至于说,为了耍酷,把兵器倒着拿,或者在腰间旋转一圈的,看着好看,其实都踏马的找死的存在。

到了战场上,这种坟头草都老高了。

“第二排右刺!”

军官再次怒吼着!

第二排长枪兵,对着右侧空气再次刺出!

不动如山,动如雷震!

“第三排,直刺!

!”

军官的怒吼似乎更大了一些!

第三排长枪兵对着正前方空气,奋力刺出。

长枪林立,枪光闪闪,疾如流星!

一寸长,一寸强。

华夏自秦代开始便普遍采用的“正面右刺”

战术,采用这种办法可以较为轻松的击溃短兵冲锋的。

打仗不比擂台比武,更不是什么街头卖艺,两军对战,生死其实就那么一两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存在。

人类一般都是右撇子,左撇子毕竟是少数,对面冲过的刀盾兵通常都是左手持盾,右手短兵器。

长枪兵或长矛兵右刺,实则是刺向敌人左侧,也就是敌人刀盾兵持有盾牌的一面。

此时敌人会下意识用盾牌格挡,并且身体右倾。当第三排直刺时,身体要害部位完全暴露出来,电光火石之间,任你武功再高也难逃一死。

打仗不是武侠片,也不是拍电影。战场上没有展护卫,也没有元芳。

根本不需要什么花架子,就一个字“杀”

,不是捅就是砍。

对战之中,枪唯长彼一寸则必胜,只要长枪、长矛够长,哪怕比敌人的兵器长一寸,那么死的就一定是敌人。

“马其顿步兵方阵”

每个方阵由256名士兵组成。

每名士兵都手持长达6米的长枪,战斗中他们排着密集的队形向前“平推”

进攻。

高加米拉一战中,亚历山大仅率4万人,硬是在平原上“平推”

了2o万波斯大军。

兵马俑中秦军长枪遗迹,更是长达七米!

关于当亚历山大遭遇秦军,坊间一直讨论热烈。

还好没有来,来了还不够秦军挖坑的。

长枪方阵既然如此牛逼,是不是全搞成长枪,一窝蜂的冲上去,直接躺赢?

如果这样做,无异议自杀。

长枪兵训练简单,成本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