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耗子鬼火 (第1页)

作者:苍莽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处理完密码的事情后,赵昺喝了点水,然后问道:“黄千户,如果想要焚烧北元的粮库,卿有何办法?”

“粮仓最禁火种,当以火攻之。”

黄鹤脱口而出道。

“那如何打入内部?总不能强攻吧。”

赵昺笑呵呵说道。

但凡粮仓必然重兵把守,特战队人少,不像两军临战,都是直接杀进去的。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敌方粮仓重地岂是那么容易攻陷的。

上古时期燧明国(河南商丘一带)一位年轻人,找来各种树枝,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

火的明,后来被广泛应用到战争之中。

春秋战国的齐国田单用火牛阵大破燕军;三国官渡之战,好人妻的那位火烧袁绍的粮仓;唐朝时期刘仁轨白江口火烧倭兵(前文第28章有介绍,矮脚鸡起初到唐朝学艺,突然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想和唐朝掰掰手腕,结果被凑的亲妈都不认得)。

“黄鹤,把你火折子拿出来,点燃了。”

赵昺对黄鹤说道。

黄鹤掏出火折子,打开盖子,用嘴一吹,火苗燃起。

所谓的“火折子”

就是人们把纸张、松枝等易燃物点燃,然后放进一根竹筒中,盖上盖子。

竹筒开一个很小的空洞,因为缺少氧气,里面的易燃物只能够缓慢的燃烧。而需要使用到时候,打开盖子用嘴轻轻地一吹,火折子就会重新燃烧起来。

一个火折子大概能保存两日时间。

当然了,这个是普通老百姓用的火折子。

甚至普通老百姓用的还是火镰,这种普通的火折子都用不起的。

宫廷之中、官宦之家、军队之中使用的是更加高级一些的、制作精良的火折子。

先将藤蔓(藤,蔓an,读四声;蔓草读man,四声。)在水中泡胀,取出捶扁,再缠绕上棉花、芦苇后再次捶打,然后晒干,加上硝、硫磺、松香、樟脑等易燃物质和多种易燃的香料而制成。

这种火折子效果当然更好,但价格昂贵,不是普通人使用的。

果然是钱花在哪儿,哪舒服。

“黄鹤你的这个火折子倒是精巧的很呢。”

赵昺接过黄鹤的火折子仔细端详着。

使用三眼铳的骑兵部队,临战之时或者直接用火折子点燃药捻子,或者用存放在火罐里的铁钎子点燃。

近距离一下去,直接可以射穿铁甲,试想一下数千骑兵冲锋,抵近之后,十几步的距离上,一次三连射击,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

黄鹤心中不解,皇帝怎么对他的这个小小的火折子似乎很感兴趣。

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若是喜欢……臣再做一个也不是什么难事。”

“哈哈,黄千户误会了,朕要这火折子有何用处。”

赵昺扣上了盖子,把火折子交还给了黄鹤。

“火折子?陛下有何深意?”

赵与珞看着赵昺问道。

“兴王,黄鹤,你们可知道如何定时起火。就是用某种手段,设置一定的时间,然后人不知鬼不觉的引起大火。”

“定时引火?陛下,请恕臣孤陋寡闻,臣不曾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