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靶场比武 (第1页)

作者:苍莽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诸位的好意,朕已知。但我等的形势依然严峻,卿家要把心思放在正地方。”

“臣等谨记官家教诲。”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开口不骂送礼人。

赵昺点点头,也不能说的太过了,毕竟人家都是好意。

短手铳测试完毕,性能和威力都还可以,这玩意儿十步之内,绝对是洞穿铁甲的存在。

在后世铅弹是被禁止的,但在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这“公约”

那“法庭”

的。

射程之内,皆是真理!

不服气?一枪干趴下。

十米之外,枪快;十米之内枪是又快又准!

谁的拳头大,谁的拳头硬,谁牛逼,谁说的算。

后世之所以禁用铅弹,是因为铅弹比较软,弹头会生严重形变甚至破裂,在目标内部形成喇叭状空腔,伤口巨大。

另一个原因是“铅”

有毒。

在这个时代,医疗条件有限,一旦受伤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基本上没救了。

1oo米的距离,命中头部死亡率九成,左胸(心脏附近)十成,右胸七成,腹部七成。

四肢两成,除了截肢,其他基本都是等死了。

臭名昭着的“达姆弹”

就是英国佬搞出来的东西。

剩下的就是步兵用的十支长筒燧枪的测试了。

张有德一挥手,十名测试员从不远处迈着整齐的步伐跑步而来。

为了保证制造局的安全,这些匠人和他们的家属,都是要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的。

而且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一路跟随陈大举南下的。

从福建东南沿海开始反抗蒙元朝廷,绝大部分人大小战事也是经历过一些的。

十名匠人,一字排开,每人分得数枚枪弹。

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自己熟悉得很。转眼间,试射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匠人们枪托抵肩,略微歪着头部,平举燧枪,目视前方一百步的人形木靶。

一动不动,稳若泰山。

只等着赵昺的一声令下。

“官家,火枪测试准备完毕,请官家下令。”

李恩看了看准备停当的测试人员,转过身对着赵昺说道。

一百步,15o米的距离,锥形旋转弹头能否射中人形靶子的“要害”

部位,就看这一把了。

火绳枪没有膛线,制作起来相对简单很多。燧枪的膛线还是很很难搞的,都是一丝一毫地钩刻出来,难度相当得大。

此刻赵昺的心里还是挺紧张的,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稳定住既激动又略显不安的心神,默默祈祷着测试顺顺利利的。

毕竟这玩意比火绳枪要先进的多得多,射更快,射程更远,弹道更加稳定,威力也更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