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379章 汉中又是汉中

第379章 汉中又是汉中 (第2页)

作者:苍莽山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陈吊眼目光盯着北边的合州、巴州、利州、兴元,仔细地观察着这幅详细标注了山川河流的巨大地图。

青居城、大获城、长宁山、苦竹隘,礼义城、运山城等一座座城池,一道道要地关隘赫然在目。

出了金牛道、米仓道便是南郑,即后世的汉中市南郑区。

汉中古称南郑。

说到汉中,就不得不提连接兴元府(西安)和四川的七条古道了。

先说南郑以北的五条古道。

从西到东依次为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一,祁山道起于甘肃天水,经:仇池(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祁山、长道(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成州(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河池(今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兴州(今陕西略阳,宋朝为沔州,mian,三声。)、褒城(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终止于汉中,全长1ooo余里。

喜欢三国题材的书友们都知道,祁山道这条道路虽然路程最远,但地势比较平坦,利于大军通行。

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指的就是祁山古道。

二、陈仓道很出名,淮阴侯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指的就是陈仓道。从陈仓(宝鸡)出,出大散关经凤州(陕西宝鸡市凤县)、两当、兴州、褒城,至汉中,全长7oo余里。

陈仓道也是使用最频繁的一条通道,后世的公路基本上沿着古道修建,风光秀美,景点甚多。

行走于此,仿佛回到那波澜壮阔的古战场一般。

三、褒斜道是古代穿越秦岭的一条重要通道,其历史极其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史前文明时期。从郿(眉)县(今宝鸡眉县)斜谷口出,经太白(今陕西宝鸡太白县)、留坝(今汉中留坝县),至汉中褒谷口。全长约5oo里。

这条古道因沿着渭水支流斜水和汉江支流褒河两条河谷而成,故而称之为“褒斜道”

。古代由长安到汉中,先入斜谷,再入褒谷,这是一条必经之地。

秦昭襄王时期以范睢为相,在绝壁上凿山打孔,插入圆木为梁,最后铺设木板建造栈道。

褒斜道在历史上多次因人为破坏或者因自然原因曾多次被阻断,秦汉以来历经无数次的修复。

四、傥骆道这条沿着河谷开凿的古道,开通于三国时期,因从长安出至汉中,先要经过盩厔(zhou,一声,zhi,四声,北宋地名,今陕西西安周至县)西骆谷,而在翻越秦岭之后,其南部出口位于汉江支流傥河,故而称为“傥骆道”

傥骆道翻越秦岭山脉之巅太白山,全长约48o里,这是一条古代从长安至汉中最快捷,同时也是最险峻的一条道路。

唐朝时期的傥骆道最为热闹,栈阁无数,供来往之人歇息。

传说在马嵬驿兵变之时,杨贵妃就是从这条古道上逃亡汉中,然后从汉江行船入长江,最后去了小日子国。

秦岭,横亘于华夏中部,被誉为华夏龙脉,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oo多米,这里是华夏南北气候的分界线。

五、子午道,这个名气太大了,出自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子午道全长8oo余里,虽然比傥骆道远了近一倍的路程,但其却是直接从长安南门出,一路向南至汉中盆地。

也就是说从汉中至长安,如果走子午道的话,其出口就在长安城下,故而这条道路距离长安“最近”

蜀汉名将魏延于建兴六年,即228年提出走此路直达长安城南门外,趁曹魏反应不及犹如神兵天降一般,一举攻克长安。

凡事有利有弊,此举虽然可以直接兵临城下,但前途异常凶险,自然被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丞相否决。

“文处置使,这汉中乃是此战的关键,只要拿下了汉中,便可彻底关闭巴蜀的大门。”

陈吊眼凝视着地图,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然后说道。

“大帅,这汉中距离重庆府可是不近啊。仓促之间冒然行军,恐怕后勤辎重难以保证。”

同样注视着地图的文天瑞,略显忧虑地说道。

重庆府距离汉中一千余里,着实不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