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小小地主婆 (第2页)

作者:是大元子啊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个别苦味儿重的需要简单过水烫一下,或者用盐和糖搓揉。

洗干净“五爪子”

后沥干水分,准备酱汁。

辣椒面、蒜末、蚝油、生抽、再来点芝麻香油,搅拌均匀泼上热油激香味。

将调好的酱汁跟野菜抓匀放置一会就能吃了。

另外穗禾又炒了一碗下饭菜,豆豉香干回锅肉。

用的是化冻瘦五花,豆干是之前压狠了的成果。

五花肉焯水切成片,空锅煸炒出油脂,扒拉到一边下蒜末和姜片炒香。

来点大酱和豆豉炒出红油,再放料酒去腥提鲜。

翻炒均匀后加入切成条的香干,撒少许白糖和生抽上色。

差不多了把焉焉的辣椒倒进去简单翻炒几下就能吃过了。

别看辣椒卖相不怎么好,可浓缩的就是精华,这辣味儿更重了。

想想那棵辣椒树,穗禾止不住的可惜,要是那会空间能定格,她就带过来了。

现在只能自己育苗种植。

心满意足的吃了肚圆,穗禾去客厅休息,照例听收音机。

最近几个频道都是督促各个聚集地的村民进行开荒种地,保证粮食生产。

人均开荒一亩以上,秋收可以适当免税,人均开荒三亩以上,不仅免税还能凭借证明去领一匹布。

现在的一匹布是十米,够一家三口做一套衣服还有剩余。

再说拿去卖也不错。

同时也隐晦的表达之后南部粮食出口减少,粮价不会下跌。

鼓励多种植,多生产。

原本就因为粮价太高,想要自家种点的牧民们,如同打了鸡血般,招呼一家老小去开荒。

一个村里总有那么几个老把式,不过只会种小麦那也足够了。

苗冬一家也跟着村里人一起去开荒。

加上有穗禾给的书,不少人赶着去帮忙,最后开了四亩地出来。

穗禾觉得这城主还不错,反应很快。

南部那边乱了,接下来几年都没办法稳定供粮。

这时候不加大生产,以后就麻烦了。

正如穗禾所想,整整半年的寒季过去,回暖后各个河流水位暴涨。

溪流不断壮大,冲向地势低洼的南部。

长江中下游的南部直接成了泄洪区。

这些人忙不慌的迁移,要么往更南边跑,又或者北上,反正是乱成一锅粥。

今年这地是没法儿保证了。

大树在山城看贴出来的告示,心里暗自庆幸,还好听闺女的早走一步。

不然现在他们就是逃荒中的一员。

想想家里的胖小子,大树把摘下来的野菜带去市场卖掉,然后拿着铜币去给闺女寄信。

梨树种好后,大黄小黄稀奇一会后就不感兴趣了。

豹猫倒总想往上爬。

穗禾只让它别伤着树,其余随意。

她正忙着编竹笼,昨天去地里看见刚出头的麦苗缺了一块。

细细看一下现是比兔子更小的齿痕。

再联想到小黄之前抓过的鼠兔,顿感不妙。

嫩麦苗对于食草动物简直就是豪华大餐。

属兔那玩意个头小巧战斗力十足,还是群居动物。

有一只就说明大部队也马上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