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页)

第10章

按历史上的纸张发展,在唐朝初年,纸张开始传入朝鲜和日本。

八世纪传入了阿拉伯地区。

十世纪到达了开罗,大马士革。

十三世纪传入了印度。

十四世纪传入了意大利。

十六世纪传入了俄国。

十九世纪传入了加拿大。

可以说纸张一定会推动科技的大发展。

当然,科技的发展造福人类的同时,自然也会让敌人变得强大。

秦羽才不会傻,他来到这个世界。

怎能让国外的人,对自己产生威胁呢?

不传播不说,还要在合适的时候,跟李世民说,让他进行技术封锁,掐外国人的脖子!

这么看来。

接下来,他需要封锁的可不仅仅是造纸术。

什么指南针,火药,什么印刷术。

工科,农科,医科,该封锁的全都不能手下留情!

为了大唐的国力兴盛,未来的后世,必须如此。

至于那些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的东西。

那就多传播出去一点。

让这些糟粕好好腐蚀一下外国兄弟。

纸张造出来了。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改造印刷术。

华夏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也是璀璨的科技光辉。

最早印刷术源于道家。

在隋朝,道家印刷经文,刻制雕版,繁荣了雕版印刷。

但是直到宋朝雕版印刷才发展到鼎盛时期。

不过雕版印刷的缺点也很明显,费工费料不说。

大批量的雕版还不易于存放,容易损坏。

最痛苦的还要属于,本来雕刻一整个雕版就很费力。

中途刻错了一个字,还很难改正。

直到宋朝的仁宗时期,才由一个叫毕昇的人改良了印刷术。

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的促进了印刷史的技术革命。

活字印刷术可以重复利用,反复使用。

终于让文化的传播,从属于少数贵族人的特权发展到平民百姓家中。

但在唐朝时期,这一切都还是零。

纸张稀缺,印刷水平低下。

虽然已经有了科举制度,可不是很完善,最主要的取士方式还是察举制!

活字印刷术出现以后。

一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贵族阶层对知识,还有仕途晋升的垄断。

说起科举制度,秦羽也是很无奈。

通过几篇文章,怎么可能找出真正实干的人才呢?

更多的也就是发掘出一些,只会之乎者也,空谈而不务实的酸文人。

李世民又怎么可能尽揽天下英才呢?

后来的马周还有刘仁轨。

那可是哐哐打他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