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京察出群臣急 (第1页)

小院儿,

两人谈论完京卫武学,京察事宜,转而把重心放在了募兵制上面。

说一千,道一万,最终目的还是在提高明军战斗力上,而募兵制的试点推行,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甚至,在现阶段,它的优先级排在第一位。

逐渐释放朝廷恩典,以怀柔方式缓步清理冗员,稳中求进的推行新国策……

李青在大局上的谋略无与伦比,杨一清又是实干派,二人可谓是将相和,越聊越投机。

不知不觉间,已日落西山。

杨一清仍是意犹未尽,道:“先生默默做了这么多,这些又都是你的主张,好不容易有个缓和关系的机会,何以……便宜我呢?”

“在我看来,这对你很不公平。”

杨一清说。

他不想拾人牙慧,亦为李青感到委屈。

李青却不甚在意,笑道:“我不追求这个,不然,又岂会惹人厌?”

杨一清默然,叹道:“这不是你的问题,这是大明的问题,是衮衮诸公有问题。”

他知道,他明白,他更清楚……没人会感谢李青。

哪怕大家都心知肚明!

杨一清满心惋惜,道:“庙堂少了先生你,当真是少了一大风流啊!”

李青只是道:“大明很大,世界更大。”

杨一清只当他是对朝廷失望,对满朝公卿失望,有心劝上两句,却又无从说起。

末了,道:“这谏策出自先生之手,我岂能鸠占鹊巢?”

“言重了。”

李青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从大局来看这样最划算,我在这待不了太久,如此……顶多算个顺水人情罢了,都是为了社稷,你又何须矫情?”

杨一清默然。

李青正色道:“延绥是第一试点,若能顺利开展,往后以点带面就容易多了,你的责任很大。”

“这你放心,我有把握!”

杨一清道,“快则两三年,慢则五年,我定能让辖下的大明军队再现辉煌。”

“如此,就有劳杨总督了。”

李青道,“未来,皇上定会召你进京,以现有的政治格局来看,相较六部,内阁会是更好的去处,你可愿入阁?”

“……”

杨一清有些无语,苦笑道:“怎么把球踢给我了?”

李青脸上一热,不由又想起宴席上王华噎他的话了,好在,他脸皮够厚,己不欲,却施于人。

李青悻悻道:“你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官员,科甲出身。我这只是野路子,不过是空有理论罢了,哪能跟你比?”

“……你不用往我脸上贴金。”

杨一清好笑摇头,沉吟了下,道:“国家需要,皇上有召,我虽不再年轻,却也不敢爱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