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商末三国志 > 第10章 事定重新思考人生

第10章 事定重新思考人生 (第2页)

作者:小柱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这种祥和和安宁一定要永远。”

姜林暗自下着决心。

姜林没做耽搁,快步走向领之屋。“去,看看夕有没有被安排出去勘探,如果没有,让她快过来。”

姜林进屋前,向黑石平吩咐道,然后进了自己的茅屋。

进屋后,姜林开始盘算起来。老爷车的应急电缆自己当时买的规格是五米,自己记得买回来时为了和卖家赌气,还专门拿尺子量了线缆的长度,不多不少整整五米。那么等分成五等份后,一截就是一米。将之做成一米的标准便可制测量工具。自己的矿泉水瓶是五百毫升的容量,装满两次便是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计算粮食的方法也就有了。并且一升水的重量是一斤,按照一斤水的标准,计算重量的标准也有了。此时的姜林还拥有一只纯机械军用手表,按照手表的时间,姜林想到后世外出旅游时看到的古代人记录时间的日晷和沙漏等计时工具。这些都要赶快制造出来,主要是自己现在太不方便了。

“领,夕来了。”

屋外黑石平通报道。

“进来吧,你俩都进来。”

黑石平和夕二人应声进入了屋内。不待二人站稳脚跟,姜林开口道:“夕,你会将麻制作成线和绳,能否制成手拇指粗的长绳?越长越好。从村南口到村北口还要长的一根绳子。”

姜林转向夕问道。

“我试试!”

夕紧张的答道。这是她第一次和这位年轻的领面对面地单独交流,显得有点局促。

“好,你去试试,越快越好,要是觉得足够长了,找人来叫我即可。”

姜林吩咐道,目送夕出了屋门。

“林,早食好了。”

屋外黑石月的声音传了进来。

“呃……怎么面对,怎么办?”

姜林心里打起了鼓。旁边的黑石平看到姜林的表情,快步打开屋门,走了出去。过了一会,只见黑石月低着头,手捧木碗走了进来。一直走到姜林的身边,头没有抬起来。姜林看着低着头的黑石月,想起了凌晨事,一把抓住了黑石月的手,将木碗放在墙边的石台上。

“月,我……我不知道黑石村落的规矩,你和我后面……怎么办?”

姜林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唔……待我哥回村。将你、我之名报给管理庶务的村老。夜晚全村人在广场由村老宣布你、我结为夫妇。我,便搬过来。”

后面的话,黑石月的声音越来越小,脸越来越红,头越来越低。

“好,等工兄回村,我与你,结为夫妇。”

姜林斩钉截铁地说道。

“啵……”

听完姜林的话,黑石月飞快地吻了一下姜林的脸颊,红着脸转身朝屋外走去。

“哦,对了,黑石村落粟的储量我已经统计出来,足够黑石村落的所有人吃到下次收获的季节,再多点人,就不够了。”

黑石月一颗脑袋从门口又伸了进来,说完,调皮地伸了一下舌头,然后消失了。

“唉,上天真是待我不薄啊。”

姜林感慨道。此次历险,能保得一条命已经是万幸,现在不但找到了一处安身之地,竟然还这么快地解决了终身大事,更重要的是对方还这么美……想了一会儿,姜林捧过木碗开始早食。食罢,将木碗放在门口的台阶上,回屋继续构思起了城的模样。

古时的城,要考虑很多因素。交通、饮水、粮食、安全等等。姜林看着地面上自己画的一系列的各种图,新城的布局逐渐地清晰起来。

根据此地的地形特点,姜林构思的新城轮廓大致如下:新城主城坐落在汾水东侧,城西墙距离汾水一段距离,东西长三公里,南北三公里。未来的青铜、铁等作坊均使用水排鼓风,待小麦大面积种植后,也将建造水力磨坊,因此工业区位于城西墙与汾水之间。靠近汾水还将建立水运码头,便于以后水运的展。城南墙与城北墙与西墙结合后继续向西延伸,一直到汾河边。

新城北墙与汾水西侧山包的北坡对齐。汾水西侧的山包将建成以后新城最大、最高、最坚固的堡垒,负责平日里新城的警戒。与主城南北对齐,汾水西侧将建立军城。平日里军队驻扎在军城内,军城与主城通过三道桥连接。汾水东西两侧,姜林打算使用水长城连接。即将东西两城的东西走向城墙均向西延伸,近三百米宽的汾水,留几孔宽度为十多米的拱形门洞,便于以后的船从水门进入工业区。水门可用手臂粗的铁条制作栅栏形的铁门并使用铰链进行关闭、开合。

姜林越想越激动,越想越兴奋。思想一旦解放,思路如同滔滔江水一般绵绵不绝地喷涌而出。如果此时姜林手头有纸和笔的话,一座宏伟的城市一定会跃然于纸上。

“这座宏伟的城,得要多少人啊!”

一瞬间,姜林萎靡了,这个规划很宏伟,但是要想实现,不得个百十来年?

“领,我回来了。”

屋外黑石工的声音传了进来。

“啊!

怎么办?怎么办?”

听到黑石工的声音,姜林心里慌张了起来。一颗心一横,起身走了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