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商末三国志 > 第31章 安置难民准备制盐

第31章 安置难民准备制盐 (第2页)

作者:小柱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有,肯定会有的。不敢说绝对的人人平等,但至少在律法、在社会规则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像那昏君动不动就草菅人命、动不动就要杀人剖心,完全不顾他人死活的事情是绝对不会有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姜林言辞凿凿地说道。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岂不是说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了?”

红石洪问道。

“不错,你可记得之前你在规划晋阳城时我们说过,未来的晋阳城是没有贵族的?”

姜林开口说道。

“记得,你这个思想可是颠覆了自夏以来逐渐固化的贵族特权的思想。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改变过来?”

红石洪问道。

“放心吧兄弟,即便这种思想存在几千年,最后也是会改变过来的的。自夏到现在才一千多年,很容易改变的。阻力肯定是会有的,但我坚信,最终的结局都是一定会实现的。”

姜林肯定地说道。

“好,我拭目以待。”

红石洪也肯定地说道。

“领,终于找到你们了。扩那边的青铜锅送到了,请你前去查验一番。”

黑石平从晋阳镇方向跑了过来,向姜林汇报道。

“走吧,洪兄弟,回去吧,你去看看那些难民安置情况吧。我带人去看看那青铜锅,如果顺利的话,明日我随煮盐队去盐泉煮盐。”

说着,便随着黑石平朝着晋阳镇走去。

进了南门,姜林远远地看到一群人围观着一处,便快步走上前去一探究竟。围观的人群中纷纷传出了一阵喧哗声。

“这是什么东西,之前都没见过。”

“听扩说,这是领亲自定是器型,说是煮盐用的。”

“扩的手艺可真是好啊,这么大的青铜器还真是少见?”

“这算什么,听说扩以前是给王铸过鼎的,那鼎比这锅大多了。”

姜林站在人群外围,听着众人的议论。假意咳嗽了两声,众人转头看见姜林,纷纷让开了一条路。

“领,你要的青铜锅我送过来了,还有这车,是车兄弟他们制的第一辆车。你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红石扩走了过来,朝姜林说道。

“走,去看看那锅和车。”

姜林上前拍了拍红石扩的肩膀,二人一起走到停在广场上拉了一口青铜锅的车旁边。姜林仔细地观察着眼前的一切,这是除了那些青铜工具之外,晋阳镇又一次自己制作出来的工具。虽然有些地方可能有待提高,但毕竟是自产的,意义非常重大。

车上的这口青铜锅,口部直径大约一米五,底部最深的地方约一米,和后世农村中见到的杀猪时用的锅很像,但由于是青铜铸造的原因,所以壁厚较厚。

“领,之前估算了一下此物铸造出来恐怕分量很重,而你给的器型较光滑,没有可着手的地方,因此我擅自做主在边上留了四个环形耳,便于使用结实的木杠将其抬起。”

红石扩在一边说道。

这时姜林才注意到车上倒扣着的这个青铜锅边上留着的环形的把手,这个把手比后世的锅的把手要大,显然是为了能够穿过木杠而留的。把手的厚度较锅的壁厚要厚,沿着锅的外面渐渐的和锅融为一体。

“扩,你干的非常好。是我忽略了此事,幸亏你补救的及时啊,否则这么重的一件器具,无法搬运的话那就真的成了笑话了,说起来是我要感谢你才对。”

姜林如此说,边上的众人跟着也“哈哈”

笑了起来,气氛顿时一阵轻松。

姜林继而转过身来对众人说道:“我提出来的想法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这就需要大家在以后的劳作中,自己挥自己的聪明才干,要敢于对我的想法做出改善,甚至推翻都行。只要你们能提出更好的方法,晋阳镇是不会忘记你们的贡献的。”

姜林趁机又向大家灌输了一番鼓励创新的思维,众人纷纷允诺。然后姜林吩咐众人将车上的锅抬了下来。

突然,姜林的眼睛瞥到车轮上,待弯下腰仔细探察一番后,赫然现了车轮上嵌了一个青铜制的衬套。姜林回头看了看红石扩,红石扩上前也蹲了下来,对姜林解释道:“这是车兄弟让我帮他做的。大小共两个,小的套在车轴上,大的嵌入车轮中。大小青铜环之间的缝隙非常小。车兄弟说这样耐磨。”

“不错,不错,真的不错。你回去告诉车兄弟,如果在这大小青铜套之间再抹些动物的油脂,那就更耐磨了。真的很不错。”

姜林想起午时和红石洪在迎接那些产妇时看到的那些缓慢前进的车,一时兴起,对众人说道:“来,坐上来五六个人。”

众人一阵愕然。

姜林解释道:“今天午时我见那难民队运送产妇的车行进得特别缓慢,所以想试试我们晋阳镇造的车怎么样。来,上来五六个人,再一人拉,两人推,试试这车的效果。”

待众人明白姜林的意图后,便纷纷上前来,不一会车便启动了。“嗬,好像很顺畅的样子。”

姜林盯着飞旋转的车轮,对着红石扩说道。

“来、来、来,停下来。让我拉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