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清明祝 > 第十二章 语失谏事二

第十二章 语失谏事二 (第2页)

作者:古桥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赵授恼羞成怒,急得连忙打断他的话,“我只是区区一县之令,听明白没?我一句话都不说了!

你愿怎么猜度怎么猜度去吧!”

他夸张地用手比划着,用力拽开门,奴才们本要拦住他,陈同袍却一使眼色,示意他们不要妄动,任赵授气冲冲地去了。

陈同袍由此断定卢德光必有反意,便瞒着钟知府,向河南监察御史递了一道奏本,述说卢德光‘遣都督赵授至汝宁,密约大事’,且‘稍与授语之其事,则彼愠露于色,嚎喧不止’,故请监察御史‘至陈州巡其实情,以备不虞’,并十分真诚地说‘若有虚言,则请杀同袍之头’。

监察御史得了奏书,便下了决心要去陈州走一遭。可知道此事不可轻视,为提防陈州生疑,故意的拖了几天,才准备行头,直赴陈州。

而唯一能向这位监察御史说出真相的人,正在府衙的书房里徘徊着。这是午夜了。叶永甲在死气沉沉的黑夜突然醒来,也不知为何使他寝不能安。他一看旁边席子上的寇中睡得正熟,便轻轻换穿上衣服,走到外面的议事房,再进了院子,有风,但微微吹着,反倒清爽人心。

他径走入二堂,从那里进了书房。书房光线很暗,他摸索着点了立灯,然后坐在椅子上,眼睛不眨,直直地盯着灯上溅起的火苗。

监察御史正午就要到了,这是他得到的消息。而他该做的事不需卢德光亲自指点:那就是替他掩护。

如若不用再掩护呢?叶永甲扪心自问,这是心灵对良知的呼喊。

那便是万丈深渊。

那些劣迹会被人们渐渐挖掘出来,贪污、栽赃、甚至杀人,这些确凿的事实都会如高涨的潮水将他一口吞没。此后,他独自个承受谩骂和冷眼,就算他再声名赫赫,再张扬跋扈,不过是他人眼中的披在肮脏身影上的一张皮,而裹在皮下的,是阴险毒辣的恶汉,是口蜜腹剑的小人。

难道现在不是?若继续干着杀人放火的勾当,恐怕会一直背负沉重的阴影,使善良在内心深处埋葬。

他眼睛有点干,但仍不眨眼。

可就算拯救了所谓人性,但迎来的只能是惊惶度日,只能是麻木了精神;反观在此安逸苟活,不预政事,见卢党兴则鼎力助之,见卢党衰则落井下石,何必在此时顶着万般风险,向御史大人告密呢?

他思考不止,眼睛在两簇火苗上跳着,而忽然间,一簇火苗滚到了地上,无声熄灭;另一簇火苗则越烧越旺。正如他挣扎出来的抉择,在某处也熊熊烧着。

“恭迎监察御史!”

卢德光和黎用迎在最前面,朝着御史大人,满面堆笑。

“卢知府,我不过特来此地巡察吏情,何必令百官舍弃公事,岂不舍本求末?”

御史亦回以礼貌的笑容。

“不然。在下请众官出迎,更能让大人亲见境内肃清不乱,毫无拖延辞拒之举,俱唯长官之命是从也。”

卢德光振振有词地说道。

御史也点了点头。

几人走至城墙下,叶永甲和赵授便迎过来,都与御史行了礼,问御史欲往何处,御史道:“先去那军营……”

赵授慌向卢德光使了个眼色,卢德光便赶紧接上话:“营帐正演军事,若大人一去,扰动兵马,反倒耽误正事;不如先和在下赴一场宴席,再言别话。”

御史眉间多了道浅浅的皱纹,一望在旁的叶永甲,他却低下头去。御史知道其间蹊跷,不过见目今不是时机,乃一口答应道:“那就劳烦知府了!”

卢大人在他府里摆下一桌酒菜,圈椅备上七张,最靠里的椅子是给御史坐的,其余不过是卢德光、赵授、叶永甲及通判等等官僚分坐两边,以示地位尊卑。

几人坐定,先寒暄上几句,才纷纷动箸,大吃大喝,谈唠的也投机。

正在欢愉之时,叶永甲捂着肚子,露出那种极具歉意的神情,和众人说道:“在下酒喝得急了,腹中稍有疼痛……”

他一瞧左右,卢德光叹了口气,说了声:

“还有御史大人呢!

早去早回!”

113。ht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