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这个导演要谢罪 > 第78章 捧哏 忽悠

第78章 捧哏 忽悠 (第1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既然陈一鸣不愿意多提,于蓝也就不为己甚,很干脆地转换了话题。

在这方面六公主是有格调的,她家的主持人基本没有揪着嘉宾痛处不放的“恶习”

,愿意聊就递话过来让你聊个痛快,不愿意聊就直接跳过,突出一个尊重。

于蓝关切地询问,“关于新项目陈导有什么可以透露的信息吗,你看上去很疲惫啊,没想到

陈一鸣一听这话,内心瞬间就是两行泪。

谁想这么辛苦啊,这不是被二大爷架上去下不来了嘛!

其实依他本心是不想这么早披露《1951》的,毕竟不是《官渡》那种数星星的大制作,预热得太早后续热度又续不上的话,无异于浪费宣传资源。

要是普通媒体他就直接推了,不过六公主到底地位不同,主旋律电影就更不该瞒着,回头再见面会很尴尬。

于是陈一鸣选择实话实说,“新项目是半岛战争题材,算是一部献礼片,这不是马上6o周年大庆嘛。”

这个回答大出于蓝的意料,本来就显大的嘴一下子张成了鳄鱼。

上一部刚在海外大火一把,下一部就整主旋律献礼片,这都不是36o度转身了,是72o度阿姆斯特朗托马斯回旋,不怕把腰子给闪喽?

而且还是半岛战争片!

国内多少年没拍过半岛战争了,怎么就突然启封了呢?

陈一鸣的回答并不长,但信息量惊人,于蓝的脑子转快得差点儿宕机。

隔了好一会儿,于蓝才闭上“深渊巨口”

重新提问,“陈导,你是怎么想到要拍半岛战争的?”

依着于大主持的本心,应该揪着陈一鸣的衣领逼问:说!

伱为什么要(你凭什么能)拍半岛战争,你有什么(作案)动机?

陈一鸣照例把他以前忽悠程昱的说辞改头换面一下,再度拿出来忽悠于蓝。

“你刚才说我进入创作高峰期,这其实不太准确。

我这人的创作逻辑比较另类,很多时候并不是脑子里有了什么故事或是想法,然后出于创作冲动迫不及待地把它拍出来。

一般是遇到某个演员或是某个人,其特质与我已有的某个模糊的点子产生共鸣,然后启我把那个点子扩充成一个故事,再丰富细节成为一部片子。

拿《魔都假日》来说,当时我的副导假期回国,跟着来华国旅游的莉莉刚好被我遇到,然后古越河伤愈之后大家聚餐,又让我看到胡子拉碴一副大叔相的老古。

两个形象在我的想象空间内相互碰撞,这才有了《魔都假日》的故事,异国女和华国男的一日旅行。

至于公主的身份,其实是出于戏剧化的考虑做的虚构放大,并不影响故事主线。

而新项目也是类似的流程,原本是大马董布置给铂爵的命题作文,只要是主旋律的调性就行,并没有要求我们必须拍战争片。

刚接到任务时我也有些无所适从,主旋律是我从未设想过的题材,一点把握也没有。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切入点一定要小,拍小场面、小人物、小事件,否则我把控不住。”

于蓝适时接话,“所以陈导这次是遇到了哪一位缪斯,才会把想法定格到半岛战争上来呢?”

陈一鸣哈哈一笑,“很遗憾不是缪斯,是个半大学生,还没毕业呢。”

于大主持一下子又给整不会了。

啥玩意儿,主旋律电影,找个在校生演主角?

孙旺泉都不敢这么干呐,这比古越河跟莉莉那对更离谱好不好?

陈一鸣注意到了于蓝的惊愕,于是也不等捧哏,自顾自地往下说。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打仗的电影,因为男孩子嘛,舞枪弄炮是本能,所以一提到主旋律,

但是大场面我摆弄不来,历史上我党我军的伟人们,也不是我能塑造得好的,所以最初的想法,就是拍一场班排级别的小规模战斗,刻画我军的普通战士。

一般电影建组都是先定好剧本、主角,然后再拆分镜、找配角,结果我这里正好反过来,分镜画了配角定了,主角在哪完全没着落,剧本台词更是一句也没有。

迟迟找不到灵感,无奈之下我就只好撒开来选,三大表演学院全都面了一遍,最后挑出6个我觉得气质上比较贴近那个年代普通战士的学生。”

陈一鸣说到这里,于蓝才算是跟上了他的思路,笑着搭话道,“想必陈导的缪斯就在他们6个当中了,真是幸运啊,能有这样一个远同龄人的起点。”

陈一鸣不好意思地笑笑,“主角并不是在他们当中,是一个跟着表哥过来看试镜的高二学生,名字叫刘东君。”

于大主持一听,

此时此刻,她不想开口采下去,只想一脚踩下去。

这姓陈的怎么这么讨厌,拿她当捧哏说相声呢?包袱抖得一个接一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