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深度迷案 > 第130章 千丝万缕31

第130章 千丝万缕31 (第2页)

作者:春天的熊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呸!

这明显就是在说鬼话给人听,侮辱警方智商,把他们都当猪脑子。

但真实缘由屈露露自己不说,警方也不能拿她咋样。屈露露也算是做到了让警方看不惯她,却又“干不掉”

她。

史际没有身份信息,如果寄居于芒果园务工,自然会被当成越境人员对待。非法雇佣“黑工”

,一旦被警方查获就会遭受罚款。这也是赵山河一开始就标榜自己是守法公民的缘由。这也注定在正常询问中,无论史际是否使用真名领取工资,赵山河即便知道有“史际”

这么一号人,也不会如实交代相关信息。

6凯三下五除二将赵山河收拾得服服帖帖,然后有此言论疑问,无非也是例行公事,更多的是想从他嘴里听实话,而不是听他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因此,倒也并未寄很大希望于他真会雇佣过史际,或一定能提供与之相关的线索。

但意外和惊喜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往往都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

赵山河仍在为即将面临的罚款,以及要重新招收新人等问题愁眉苦脸,听了6凯的问题,漫不经心地看了几眼素描肖像后,却不答反问:

“6警官,我要是为你们提供有用线索,是不是能算立功?对我的罚款……是不是能少点儿?”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

6凯仍然板着脸:“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考虑。”

赵山河点点头,嘀咕了一声“好”

,然后指着肖像:“你们问的这个史际,是搞‘劳务中介’的吧?”

6凯神情自若:“你就说说你认识的这个史际吧。他搞的‘劳务中介’,是不是专门帮助境外人员非法入境从事劳动的这种?你是不是通过他招收‘黑工’,所以和他认识?”

有需求就有供给,中间自然而然也会形成牵桥搭线的“中介”

。这些人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称呼,叫“蛇头”

当下国内经济展,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一些厂家或中小型民营企业为降低成本,自然而然就对廉价劳动力有所需求。

中越两国有14oo公里左右的6路边界线,并且群山连绵,两国人民相貌相似,这是他们越境进入中国的有利条件。越南普通人的月度工资合人民币在15oo-25oo元,而在中国能拿到3ooo元左右的工资,这是他们想方设法进入中国长期务工的内生动力。

无论是非法越境时需要有人接应,还是进入人生地不熟的美丽中国后寻找工作,这都注定“劳务中介”

会由此应运而生。

清河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此地不乏这样的“劳务中介”

。身为本地刑警,6凯一听就知道赵山河嘴里所谓的“劳务中介”

是个什么东西。

赵山河咳了几声,清了清嗓子:

“园里的一些越南人,的确是通过史际招收,但我最初认识史际并不是因为‘劳务’上的业务往来。他也在这园里住过很长一段时间,但不是我的员工。他在‘黑工’当中的威望很高,清河这一亩三分地上的越南人,他几乎都认识。这样的‘大咖’,我哪里请得动。”

话锋一转,又辩解道:“你们之前问园里做事的人当中,有没有叫史际的,我以为你们问的不是同一个人,所以就没把他说出来……”

说完以后,眼珠子却转了又转,明显在偷偷打量三人神情,观察他们是不是相信自己说的话。

这个赵山河精得跟猴一样。

由于和史际有“劳务”

业务上的往来,在6凯最初问他时,他当然会矢口否认手底下有这么一号人,并隐瞒自己认识“另一个史际”

。毕竟,一旦说出自己认识的史际是个“蛇头”

,就无异于自曝了非法雇佣“黑工”

的违法行为。现在为了争取立功机会,又立马选择如实招来。

但他说的这几句话却信息量极大,并且明显所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三人被这短短的一番话弄得一头雾水,并且好奇心大起,也就懒得计较他后半段半真半假的辩词。

“一个一个来,我问什么你答什么。既然不是因为‘劳务’上的业务往来,那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6凯问。

赵山河漫不经心地抬手往前指了指,三人顺着手势看去,除了漫山遍野的芒果树林,其他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