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双璧 > 第180章 随珠

第180章 随珠 (第1页)

作者:九月流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十?二月初一,李华章巡视完衙门后,照例回来陪明华裳吃早饭。两人刚坐下?,忽然,外面传来衙役急切的声音:“刺史,有人报案!”

李华章和明?华裳对视一眼,都收敛了神色,郑重起来。他们来商州眨眼已过了半年,每日做得最多?的就?是处理家?长里短、囤兵收粮,还未遇到过大事。今日,是第?一次有人报案。

李华章不敢大意,他放下?了筷子,叫衙役来正堂询问:“何人报案?”

衙役大喘了口气,说:“是城东的封家。”

明?华裳示意侍女拿食盒来,她一边将热腾腾的汤饼盖好,一边听外面的话。

封家?她知道?,乃是商州鼎鼎有名的乡绅大族。他们祖辈都生活在?商州,办学堂、做生意无?不涉猎,多?年来靠姻亲和资助同乡读书人,已结成一张关系大网,远比刺史根基深多?了。前段时间李华章想修路,还得去封家?请封老太爷出面做说客。封家?如此?势大,有什么人敢犯到?他们头上?

明?华裳想法刚落,就?听到?李华章问:“封家?因何报案?”

“封老太爷说,今日他刚睁眼,就?看到?床头上钉着一封信。失踪了二十?多?年的妙手空空在?信上说,听闻封家?有宝物,让封家?提前准备好,他三?日后子时准时来取。封老太爷气此?獠太过猖狂,前来请雍王主持公道?。”

李华章问:“妙手空空是谁?”

“二十?年前成名的一个江湖游侠,以擅偷闻名,自称盗圣,说是没有他偷不来的东西。二十?年前他被官府和几大家?族围剿,已销声匿迹许多?年了,我们都以为他死了,没想到?他还活着。”

李华章对长安洛阳的豪门氏族了如指掌,但对江湖游侠却一无?所知,尤其这是二十?年前的人重出江湖,李华章不敢大意,立刻让人备马,前往封府。

明?华裳实在?好奇什么盗贼偷东西前居然还要下?拜帖,便也换了衣服,跟着李华章一起去封家?。

封家?门口布满了巡逻的人,管家?在?台阶上来回踱步,十?分焦灼。他看到?李华章来了,忙三?步并作两步跑下?来,隔着老远就?喊道?:“雍王殿下?,您可算来了。我们老爷已经?等了许久,您快里面请!”

说完管家?欲向里去,却现李华章没跟来。他意外回头,看到?李华章下?马,停到?车辕前,扶着里面的人下?车。管家?看到?那位女子这才如梦初醒,忙迎上来:“雍王妃,您竟然也来了!

怪我老眼昏花,没看到?王妃,王妃见谅!”

李华章握着明?华裳下?车,等她站稳后,他才淡淡道?:“今日我们是为了公务,无?需多?礼。”

管家?知道?雍王不喜排场,笑着称是,引着他们夫妻进府。封府里,封老太爷已经?在?大堂等着了,看到?李华章、明?华裳进来,他拄起拐杖,每步带着沉甸甸的敲击声,领着两个儿子迎上来:“老朽参见雍王、雍王妃。”

封老太爷作势欲拜,商州众人皆知封老太爷腿脚不好,李华章怎么敢让德高望重的乡贤拜他?他拦住封老太爷,道?:“我今日来是为了公务,封老无?需讲究虚礼。不知那封信现在?何处?”

李华章阻止后,封老太爷倚着拐杖慢慢站直,不紧不慢道?:“老朽不才,自己的家?务事却要劳烦雍王大驾,实在?惭愧。老朽为王爷、王妃设了接风宴,不妨王爷、王妃先入座喝杯热茶?”

“不必。”

李华章说,“若信上所言为真,三?日后会有盗贼来封家?窃宝,我身?为商州刺史,保护治下?百姓财产才是最重要的。先去看信吧。”

李华章执意,封老太爷也不再执着,住着沉重的拐杖坐回座位,道?:“雍王果然爱民如子,质洁高义。二郎,你去取东西来。”

封老太爷身?后一个年轻男子应了声,转身?朝后面走了。明?华裳跟着李华章落座,飞快扫过堂中众人。

封老太爷自然不必说,他腿脚虽然不好,但气势恩威深重,拄着松木鸠杖坐在?主位上,颇有说一不二的架势。封老太爷刚才交代的那个男子看起来年岁不大,他双眸湛湛,英姿勃,气质加成下?越显相貌俊朗。相比之下?,封老太爷身?后另一个男子就?十?分黯淡了,他大腹略有臃肿,容貌不及另一人,气质唯唯诺诺,让他本就?平庸的长相更是大打折扣。

封家?是商州的大家?族,旁支遍布各行各业,但这一代本家?的血脉并不丰硕,封老太爷唯有两个儿子,长子封锟,已过而立之年,次子封铻,刚满二十?五岁。明?华裳心?里有了数,看来领命而去的那个男子是封家?二郎封铻,留在?封老太爷身?边面色不忿的,是大郎封锟。

明?华裳早就?听闻封老太爷更倚重二儿子,有什么事都绕过长子,交给次子去办,今日一见,封家?幼强长弱之名果不虚传。

没过一会,封铻手里拿着一个托盘回来了。他停在?封老太爷身?前,封老太爷示意,他便双手将端盘奉到?李华章面前:“雍王殿下?,请。”

李华章拆开信封,飞快扫过,然后就?将信纸递给明?华裳。明?华裳拿过,看到?上面用楷书写着:

“封家?亲启

听闻封家?藏有失传至宝,价值连城,本圣见宝心?喜,这几日尔等好生擦拭宝珠上的灰尘,三?日后子时,本圣准时来取。

——妙手空空留。”

明?华裳看完信上内容,仔细研究笔迹、信纸,问:“这信在?何处现的,可找人鉴别过上面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