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第2页)

谁的孩子谁了解,白氏知道女儿这是有心事的表现,问她:“怎么了?看完一圈,觉得姐姐们的文采都太好,你害羞了?”

夏侯蕙抬头,瓮声瓮气地说:“娘,我有件事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上次不是教过你,以后不要受旁人影响,自己心里要拿定主意,认为对的事情就去做,认为错的事情就不要做。”

“谁惹我们蕙蕙不高兴了?过来这里告诉姑祖母,姑祖母为你出气。”

丹阳长公主自己未曾生养,但女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自然会格外喜欢亲近小孩子,夏侯蕙是她看着长大的,从来乖巧讨喜,性子又直率没心机,最是对她脾气,因而也得了更多关注。

夏侯蕙一蹦一跳地上去,丹阳长公主伸手搂过她。夏侯蕙便趴在她耳边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哦?有人竟然这样大胆!”

这是长公主府,在场众人丹阳无论身份辈分都是最高的,自然没有任何需要顾忌的事情,当场拉下脸来发脾气,“竟然公然作弊,也实在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小蒋氏一直并未离座,看到丹阳突然发怒,便追问原因,听闻后也是既惊又怒:“真是不像话!”

又冲夏侯蕙招招手,“到伯母这里来。”

夏侯蕙软绵绵地依过去,小蒋氏搂着她小小一个,心先化了一半,声音不自觉放轻,问:“你可还记得那首诗,一会儿是否能给我们指出来?”

夏侯蕙点头。

女孩子们这时才陆续回座,并无人听到她们适才的对话,席上气氛仍是一派欢喜无波。

侍女们在一旁统计好票数,将得票最高的三首诗用朱砂笔标记上名次,送了上来。

夏侯蕙指着写了“一”

字的那首,说:“就是这个。”

丹阳长公主伸手把事先叠起写着名字的折边捋平,看一眼,不动声色地递给小蒋氏。小蒋氏接过一看,那里用簪花小楷写着“孟珍”

二字,下面还印着一方篆体红印。

“你想怎么做?”

丹阳问。

到底是小蒋氏选儿媳,丹阳再气氛,也还是要照顾她的想法。

“做人当有风骨,圆滑手腕与虚伪作假是两回事,我认为应当问个明白。”

小蒋氏答。

丹阳轻抬手臂,席间立刻安静下来。

“你们的诗作都很好,父皇当年创立女书院的用心没有白费。”

丹阳开口先和善的夸奖大家,“今天我们筹到的善款也统计出来了,一共是……”

立在阶下的侍女立刻报上一个数字。

“一共是三千二百五十两,按照之前说好的,我会再出双倍,正好凑齐一万两送去碧云庵。你们每个该出多少银两,这边也统计好了,宴席结束后自然会有婢女出面向你们讨要,若有人敢赖账,可别怪我心黑手狠,把人留在这里不放回家去。”

筹得那样大一笔善款,大家都欢欣鼓舞,此时听丹阳说话有趣,禁不住纷纷笑出来,还有大胆的附和打趣:“听说长公主府里有三阁五轩十八景,若真让我长住下来,那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