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承明之治 > 第136章 中央都督府

第136章 中央都督府 (第1页)

作者:嘟嘟嘟233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郑丽婉落座后,李承乾也没有了反应。大家都是摸不着头脑,什么情况啊?这是怎么了?怎么皇帝和皇后都没反应了?李承乾和郑丽婉,只是淡然的在那里品茶,一言不,着实让大家感到一阵迷茫和不解。

“哒哒哒——”

一阵仓促的脚步声,众人转身看去。好家伙,苏定方一行人,全是武官!

“臣等参见圣人!

皇后娘娘!

————————”

李承乾指了指自己的右侧“都坐吧。”

众人落座后,宦官们纷纷拿出一份份文案,放给在场的众人。众人拿起后,仔细阅览。他们看到的方案,实际上就是军制改革。先,设立中央都督府!

大都督苏定方、骠骑都督薛仁贵、车骑都督薛万彻、卫军都督裴行俭。

骠骑都督掌管对外作战演练,模拟战略部署,防患未然。换言之,骠骑都督就是战略指挥部!

车骑都督掌管全国各军训练,以及推行、监督各地军队训练进度。全国作战军团的内务管理都归车骑都督管!

卫军都督掌管军队最高司法,负责处理军队内部违法乱纪事务,以及对军规军纪做出修改、补充。全国军方,一律由卫军都督审判,换言之剥夺了文官一方对军方的插手,你可以提,但是只有卫军都督可以做出审判和判决!

1。设立八方镇国军、羽林十二卫,镇国军各军按照‘东宫五军’编制设立,羽林十二卫按照‘东宫五军’的千人军设立。军规军纪,施行东宫五军军纪。

2。开启全国选拔作战兵士,优者留军,差者归田。

3。查收各地府兵军备,限制地方府兵装备为皮甲、木枪、长刀、木盾、弓箭。余者收缴国库,差者国库补充。

4。镇国军设立军区制度,地方军团士卒不得出辖区范围,仅可对外反击、辖区巡逻,若有触犯者,以谋逆、叛国论罪。

5。地方军团不得插足地方政务,后勤用度一律由中央调度。春秋两季上奏军备用度,若有贪赃作弊之处,移交卫军都督府、刑部、大理寺会审,从重论处。非不赦之罪,最高罪责夷三族。

6。镇国军设立上将军、左右都督、监军两人、五曹参事。上将军由中央都督府任命,左右都督分别由中央都督府、兵部任命,监军分别由中央都督府、御史台任命,五曹参事由吏部、户部、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各举荐一人。

7。增设破阵军规模,扩充五千。

8。增产军备,在长安、咸阳两地,增设工坊,一如咸阳制度落实。

除却设立的这些条条框框外,军区制度、中央都督府。还有,就是扩充常备军了。而军方的组成也十分复杂,几乎朝堂上不少部门都参与进去了。中央都督府,能够前缀带‘中央’的确不简单,这权利几乎是贯彻军方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其次,就是要取消府兵制,从各地选拔能战、可战士卒,根据目前的改革方案来看,需要选拔出三十六万五千人!

还要增产这么多部队的装备,五军的标配可是拆分式护甲、武器,最要命的是晋阳炮啊!

那玩意,太贵了!

郑丽婉随即开口道“今年,吐蕃方面贡献了不少,有四百七十二万五千,其次是投名状哪里的三百八十四万,总计八百五十六万五千,要不了多久就会送入国库。这些钱,也足够一解燃眉之急了,待到经济圈、海运、地方改制、农贸运转、税制改革落实,也足够扭亏为盈了。”

大家纷纷把异口同声的一句话,都给噎回去了。没必要了,人家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还说什么?开办吧!

郑丽婉“择日,本宫会下有关开垦塞外的方案,届时中书省领头,三省合计一下,批捕缺漏。”

大家一脸问号,开垦塞外?在那里开垦荒地?不会吧?大家想都不会想这种事情,他们也不相信郑丽婉会想这种事情。很明显,大家都没理解到皇帝和皇后的意思。此开垦,非彼开垦。塞外那地方,种地?你种个锤子。没有工业时代的生产力,长城以外都是没法开垦的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