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两年之约 (第1页)

作者:青红蛮蛮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有了刚刚6平批评虞国的经验,杜康这次也学会了不动声色,淡淡地道“6先生,我这次春耕在田间埋头两月,才知道农事不易。

除了盼着风调雨顺,还要防着飞禽走兽。

有了拒马和稻草人,不知道要少损失多少粮食。

我巴不得九州万民能用上这个法子才好,为何6先生让我不要外传?”

6平静静地听着,看着杜康的眼神热烈起来,抑制不住内心地激动道“殿下所言极是!

但是这两样东西,稻草人可做疑兵,拒马可防冲锋。

我正要用这两样东西回去防守昆吾。

兵者,国之大事,谋虑机权不可不密,如果被寒浞知道了……”

在这个信息传播如此落后的时代,很多东西如果不主动对外扩散,可能外界永远没人知道。

情急之下,6平又喊了杜康“殿下”

,好在旁边没人。

杜康一时有些糊涂。

这两样东西,到底是用来种田还是打仗的?

本来后世都是用于战争的,现在好像第一次出现又用来种田了。

不过说到底是用来对付野兽的,战争本来就源自狩猎。

昆吾氏打算用来作为防御性武器,看来确实危机意识很强,那就再帮他们一把。

“6先生说的是。”

杜康看着情绪有些激动的6平,温声道“是我一时没有想到。

昆吾氏因为大夏而陷此困境,我心中不安。

刚好心中有些感悟,一并告诉你。

前些时我一时技痒,将稻草人当成猎物,射了几箭,现虽然箭没其中,但是可以反复使用。”

6平接话道“庖正大人的意思是可以用来练习射箭吗?

只是东夷人天生善射,又都是强弓,我们就算练习,也很难有他们用箭精妙。”

杜康摇了摇头道“我是说,如果你让东夷人将箭支都射到稻草人上,你是不是都可以取下来,据为己用了?”

弓是可以反复使用的,箭却是消耗品。

在宋朝,校场上弓箭手六箭能中一箭已经是及格。

考虑到战场上的真实作战环境,命中率和校场相比只低不高。

大规模战斗采取的是对空抛射不求精度,只求覆盖。

这个时代做不到抛射,一来战斗规模不大,二来做一支箭太难了。

比两三千年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时候难上十倍百倍。

所以,如果能用稻草人“借”

到箭,简直是太赚了。

6平眼中再次放出光彩,忍不住击掌道“妙啊!

实在是太妙了

盘木先生果然说得对,殿下深明‘物一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