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粉饰太平 (第1页)

作者:葡萄不哭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绍兴十一年二月,兀术再次南下,宋将邵隆、王德等连战皆捷,收复商州、庐州等地。”

“三月,秦桧传谕张俊、杨沂中、刘锜班师,濠州失陷,金兵北还。”

“四月,秦桧密奏高宗‘论功行赏’,收回诸将兵权,韩世忠、张俊、岳飞相继回朝,分别被任命为枢密使和副使,高宗撤掉三个宣抚司。”

“六月,秦桧进封为庆国公。七月,《徽宗实录》修成,秦桧升为少保,加封冀国公。”

“九月,兀术有求和之意,秦桧奏宋廷,派刘光远、曹勋出使金朝,商议以淮水为界,宋割唐、邓二州,随后又派何铸回访,答应金的条件。”

“十月,秦桧让谏官万俟卨弹劾岳飞,张俊又诬告岳飞部将张宪谋反,岳飞父子被押送大理寺。”

“十一月,金帅兀术派萧毅等到临安,宋金签订绍兴和议。”

“十二月,因岳飞在议和、立嗣等问题和自己冲突,秦桧便诬告岳飞曾说自己和宋太祖都是三十岁任节度使,谩侮先皇、意图谋反,又以受诏不救淮西等罪名,将岳飞赐死狱中。”

画面中的岳飞就这样含冤而死,千古一将级别的名将,千年难出一位的名将就这样死在了秦桧的手中。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曹操、刘备等非常爱惜人才的皇帝,他们的眼睛不知不觉中都湿润了。

他们也终于明白为何秦桧排在了历史奸臣榜第四名,就是因为秦桧做下了这等丧尽天良之事。

“可惜岳飞了,虽然秦桧的视频中,岳飞出现的次数非常少,但是朕能感觉到岳飞绝对是一位名将,而且是一位可以名传千古的名将。”

李世民对岳飞显得非常期待。

虽然李世民麾下有无数的战将,但真正能够称得帅才的却是不多,而顶尖帅才却是不多。

“陛下,岳飞之死,归根结底还是在宋高宗呀,岳飞功高盖主,挽救了宋朝,而岳飞根本就没有谋反之心,连一点证据都没有,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了岳飞,宋朝不亡才怪!”

长孙无忌分析道。

而此时的宋太祖赵匡胤更是显得非常生气,他万万没有想到赵构竟然联合秦桧弄死了岳飞这位当时最负盛名的名将。

赵匡胤还想着只要岳飞能坚持北伐,那么朝廷再给予支持,宋朝还是有机会收复失地,甚至开疆拓土,可是结果呢?

此时的赵匡胤明白赵构如此表现,恐怕也和他的祖训有关,在他的祖训的中,不能给武将太大的权力。

赵匡胤这是怕今后出现和自己一样的武将夺取他们赵家的天下。

“陛下,臣觉得陛下从现在做出改变,那么一切都会可以避免,后来绝对不会生这种事情。”

“再者陛下可以提高武将的待遇和地位,尤其是中朝中大将应该直接效命于皇帝,而不应该受制于丞相。”

赵普在一旁道。

“陛下,丞相说的不错,现在朕必须要做出改变了,否则这种情况一定会再次生。”

赵匡胤凝重道。

“绍兴十二年八月,徽宗及显肃皇后、宪节皇后的灵柩运至行都,太后还慈宁宫。”

“九月,加秦桧为太师,进封魏国公,十月,进封秦、魏两国公,秦桧继子秦熺进士及第。”

“因和议已成,秦桧更加痛恨以前反对自己的人,遂贬赵鼎于潮州、王庶于道州、胡铨于新州,永不录用;曾开、李弥逊、张俊等也被罢官。”

“绍兴十三年,秦桧庆贺瑞雪,没出现日食,又奏请庆贺楚州奏盐城县海水清澈,高宗不许。”

“虔州知州薛弼汇报在木头内现文字‘天下太平年’,高宗下诏交付史馆,于是秦桧开始粉饰太平,祥报每天不断,各地仪礼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