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这个导演要谢罪 > 015 遇记者 聊票房

015 遇记者 聊票房 (第2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都怎么喷的,说来听听。”

“就那些呗,明历史瞎编乱造不严肃,历史大片拍成了黑帮谍战,一众豪杰被两个女人牵着鼻子走,总而言之,就是没格局、没积淀、不大气。”

“那也不妨碍人家票房高吧,到现在几个亿了,有希望破纪录吗?”

“差点点3。5,想到3。9就算延期上映也有点儿悬,要不上面派任务让我们继续吹呢。”

“原来如此,那你加油吧,再见!”

“哎,咱俩到底谁是记者,你给我站住。”

米图憋笑憋得快要岔气,这下再也忍不住,笑得弯下了腰,露出了大半个美背。

两个男人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往下飘,啊,这背真细,不是,这腰真白。

……

鸭舌帽名叫程昱,没错,就是刚刚出现在《官渡》里的大龙套程昱。

参与观影调查无所谓,反正都是匿名的。

而接受记者采访就不一样了,前世陈一鸣没少被各路狗仔坑,对记者这个行当自带三分警惕。

不过程昱是《魔都晚报》有编制的记者,还是文化条线的,与圈里那些纯娱记又有不同。

彼此介绍过后,程昱直接略过还在上学的米图,把注意力集中在自称铂爵传媒经理的陈一鸣身上。

毕竟魔都文化口的记者,多少都听说过铂爵这个名号,问的问题也更偏产业和宏观。

也是,关于电影本身,早就没多少可说的,都是炒过几茬的剩饭剩菜。

“一鸣,你觉得《官渡》的模式能够复制吗?”

当记者的都自来熟,刚通过姓名,就叫得很熟络了。

“我不太看好,上上下下这么大力度,票房也没能掀翻天花板,说明潜力就到这里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舆论虽然对《官渡》本身毁誉参半,但普遍对吴导下一部《三国下-赤壁》十分看好。”

“能看得出来,吴导已经做了非常大的克制,削弱他自身风格对电影的影响。但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官渡》鲜明的港城色彩,一个导演的出身和经历,足以影响他一生。”

“这也没什么不好吧?像我就是看港城电影长大的,我觉得三国电影这样拍没啥大问题,至少看起来很爽快啊。”

“没错,我和你有同感。可惜这种共情也只限于7o后那代人中的一部分,而我们的评价,也只能影响到和我们有共同经历的那些人,这就是《官渡》的上限所在。”

程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确实,和央视的《三国演义》电视剧比起来,《官渡》的气质还是过于锋利了。”

“我觉得,只有本土导演,才真正理解华国观众,进而拍出打破圈层限制的电影。行业内上一个例子是《冰海沉船》,那是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作用的结果,是不可复制的。北上的港城导演做不到,好莱坞的后来者同样不行。”

程昱明显被这个回答激了兴趣,他马上追问道,“所以说,你认为国产电影能够抗衡好莱坞大片?”

“毫无疑问!

当有一部真正把全家老小都拉入电影院的国产电影出现时,《冰海沉船》的3。8亿只是毛毛雨而已。而且这一切不会太远,就这两年吧。”

程昱一脸惊讶,在万马齐喑的电影圈,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对国产电影充满信心的观点,而且逻辑上还真说得通!

他是典型的75后,小时候亲身经历过《少林》上映时的万人空巷,像新生代的米图,就完全没有这种共鸣。

新千年以降,华国电影经过电视剧、盗版和互联网的三重冲击,早就是苟延残喘的境况,除了少数大片大制作,其他类型片要么上不了线,勉强上线也是一轮游。

但谁敢保证,不会有第二部《少林》,点燃国产电影的希望之火,重新燃起老百姓的观影热情呢。

程昱知道,自己没必要再问陈一鸣对《赤壁》的预期了。

他转而问道,“能具体说说吗?大概什么样的电影,能做到你说的破纪录。我觉得《官渡》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两岸三地大腕云集,大投资大场面,故事讲得也不错,又是三国这个家喻户晓的题材。”

陈一鸣想了想,“估计是一部喜剧电影吧,只有本土化的喜剧电影,才有可能让最大规模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毕竟前世打开华国电影产业天花板的,正是一部出人意料的低成本喜剧电影。

程昱一脸不以为然,就在今年,连曾经靠喜剧片雄霸贺岁档的二王,新电影都遭遇了滑铁卢,已经转而去筹备大片了。

国内哪还有什么擅长喜剧片的导演啊,难道靠港城那几个蛋炒饭吗?

陈一鸣笑了笑,“一家之言,姑妄听之吧。”

本时空的成名男星中,陈一鸣并未现徐光头和傻根儿的同位素,他也不确信会不会有某个新人导演,带着几个不温不火的二三线演员,鼓捣出一部票房炸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