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这个导演要谢罪 > 043 尽心竭力 整个热闹

043 尽心竭力 整个热闹 (第2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大壮无所谓地摆手,“你就直接说,接下来怎么弄吧。”

陈一鸣掰着手指一项一项给他盘算,“第一,回去之后我就得闭关,那些采访啊座谈啊什么的都帮我给推了。

然后,申大姐那边你接手跟进,咱们就一个原则,只要现钱,分成、分期、置换都免谈,尽快让钱进公司账户。第二部电影,咱们不能纯打工,总要占个小头儿。

再来,公司那边你得安排招人,就算是集团兜底,咱们这边也得有专人专岗对接,小美一个人张罗不过来的。

还有,那几个没结项的文创项目,赶紧收尾,从这往后咱们就彻底转型搞电影了。

最后,你这几个月没少在外头跑,留意一下,把圈子里靠谱低调好用的幕后统一建个档,说不定啥时候就能用上。有名有号的就算了,咱们够不着。”

……

两人计议已定,马云腾开车把陈一鸣扔到魔都图书馆,他自己则直接去铂爵。

时空已经大变样,陈一鸣连本时空的华国历史都还没搞明白呢,怎么可能有什么具体想法。

其实二大爷一提主旋律电影,陈一鸣就条件反射地圈定了大概的范围。

华国主旋律拍些啥,前世都有现成的例子。

《长津湖》,大场面的战争片,飞机、坦克、枪战、爆炸,天然适合电影院,是兼顾主题与票房的第一选择。

《湄公河行动》,警匪枪战动作片,靠海外执法这个点勉强能届到主旋律的边儿,票房竞争力同样不低。

《攀登者》,动作冒险片,也许还可以加上个爱情,与前两个题材相比,主题与票房两方面都稍显弱势。

《功勋》,除了李延年是战争题材,其余几个都是类似《焦书记》的人物传记片,主题分量足够,票房先天弱势。

后来还有《流浪地球》,工业科幻片,华民族独特救世观的完美呈现;还有《夺冠》,体育片,重新唤醒民族记忆中的女排精神。

可惜的是,前世的主旋律电影,确实得益于华国电影市场的高增长,以及观众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的觉醒,在国内刷出十几亿几十亿的票房。

然而走出国门来到海外,不管什么题材多大场面,无论票房还是奖项,全都折戟沉沙无一例外。

其时有专家认为,华国电影要出海,必须正视文化折扣,多讲普世价值观,要体现大国的气度与胸怀。

翻译一下就是,故事内核要更多地迎合国外观众的口味与习惯。

对此陈一鸣一直不以为然。

电影这东西说穿了,不过是看个热闹。

想要评奖,你的片子要有独创性,想要票房,你的片子要有新鲜感。

独创性,新鲜感,叫法不同,但都是热闹。

差异之处在于,电影经过上百年的展,技术上的独创性已经挖掘殆尽,一众导演只能往艺术性上使劲,视角离普通观众越来越远,于是就有了艺术片没票房的说法。

而在普通观众这边则正好相反,类型片已经高度成熟,新故事凤毛麟角,商业片不得不向声光特效等技术面力,场面宏大特效堆砌人物单薄故事简单,也就是所谓的商业片没内涵。

尴尬的是,华国主旋律电影,两个层面都不给力。

评奖就不提了,先主题就与欧洲三大和坚果奥斯卡的立场冲突,卖卖片还行,拿奖免谈。

票房呢,实话实说,前世的那些华国大片,哪怕是特效最好的《流浪地球》,也只能说是好莱坞的中等水平,世纪初的水准。

全球观众已经被好莱坞大片轰炸好几十年,华国电影工业的技术力暂时还不够看。

前世高展了十来年都不够看,本时空2oo9年的华国电影工业,自然就更不够看。

事实上,前世出海喊了十年都还是个口号。

到陈一鸣穿越前,艺术电影版权跌到打一折,商业电影票房惨到没眼看,两条路基本上都被堵死了。

所以常规思路肯定走不通,陈一鸣想要实现两开花的效果,就必须借助越时代的眼光,整一个与众不同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