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这个导演要谢罪 > 第94章 冷枪 冷炮

第94章 冷枪 冷炮 (第2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段一宁的声音略显诧异,“强攻?需要我俩怎么配合?”

张宇的声音传递出自信的情绪,“趴这里别乱动,我不确定对面有没有观察手,赔本的买卖咱不干。

你们怎么跑到这里的?这片已经是敌人后方了。”

段一宁:“从下游过河绕过来的,奉命去天马山传达命令。”

张宇:“天马山还在我们手上?干得漂亮!”

段一宁:“对,我就是去通知他们撤退的,他们给团主力赢得了时间,二线防御阵地已经准备就绪。”

张宇:“那你得等我们把对面的地耗子揪出来,不然可过不去。”

段一宁:“能不能不接火直接退走?”

张宇:“伱们已经暴露,不打不行。敌人狙击手都有单兵步话机,时间稍一拖长就是炮弹洗地,到时候更走不脱。”

段一宁与张宇的对话告一段落,刘东君开始与付廷对词。

其实两段台词是同步进行的,读剧本的时候不得不分开读而已。

祥瑞朗读旁白,把随后的拔点战斗快带过,剧情也来到张宇退场的时刻。

“我不确定打没打死那个观察手,炮火急袭说来就来,咱们得马上撤退。

等下我往东南方向撤,你俩等炮弹落地再出,往南进树林,沿着山谷一直走就是天马山的东坡。

能跑多快跑多快,这片区域已经被标定,敌人炮火延伸的度会非常快。

守天马山的都是好样的,你们一定要把他们带下来。

再会!”

张宇其实是陈一鸣最早定下来的配角之一,因为这个狙击手对决的桥段,也是陈一鸣最早定下来的高朝戏。

圈子里自带悍匪气质、同时又能演正角的演员,真的不多,张宇被陈一鸣找上时,他自己都很意外。

他不是三大学院出身,出道时间也不长,在此之前,只在几部谍战剧和网大里面出演过配角,可以说毫无名气。

陈一鸣之所以要求这个角色具有悍匪气质,是因为角色行动的逻辑并不是很符合观众的既有思维,如果没有外放得十分剧烈的狠劲儿,其果断而又残酷的决定很难令人信服。

这就是电影与现实不一致的地方,观众观影时的主观推演,始终是以演员气质和

同样一个行为,不同气质的演员,传递给观众的情绪往往大相径庭。

特别是战争片、灾难片、动作片这种相对难以聚焦到角色本身的题材,主创会格外讲究演员给观众的

张宇定下来,也就意味着狙击手对决的方案定了下来。

陈一鸣在主观视角的框架之下,借鉴了很多前世的拍摄技法,来呈现狙击手对决中秒生秒死的残酷。

尽管他想办法说服幕后团队接受了他的方案,但是大家内心其实并不是很看好最终效果。

道理很简单,主观视角拍狙击手对决属于天然劣势,不是秀技术能救得回来的。

镜头一直定格在作为战斗局外人的木秦二人身上,怎么呈现战斗细节?怎么渲染紧张气氛?怎么揭示战斗配合?

难道给镜头上p个瞄准镜吗?

而在沙教授加入进来之后,根据军学原则和真实战史,对陈一鸣的方案又提出了很多修正意见,进一步加剧了幕后团队的怀疑。

沙教授最核心的意见,就是不能只拍敌我狙击手对枪,必须有炮,冷枪冷炮是相辅相成的,只对枪不打炮不符合真实情况。

陈一鸣其实明白这一点,《李延年》里已经做了表率,敌我双方遇到狙击手的

因此陈一鸣加入了炮火扫地的情节,作为这场拼枪对决的尾声。

沙教授直接予以驳斥,按照他的说法,机动防御作战阶段,联合军的后勤供应情况最好,炮火支援最快最大方。

特别是在已经完成标定的地域,其炮火响应度是非常快的,只用来扫地太小看对手了。

沙教授介绍,二战前后坚果军的炮兵水准,始终是世界

而且坚果6军的炮兵编制非常土豪,一个步兵师3个步兵团,却编有多达4-5个炮营。

实际作战时,重点进攻方向的步兵师、团,还会得到若干独立重炮营作为配属火力。

1个主攻团,身后可能蹲着6-7个炮营,总数过1oo门1o5毫米以上口径的长管火炮,而且炮弹不限量。

此外,坚果步兵师的主攻单位、外围尖兵、侦查单位、巡逻单位普遍额配步话机等通信设备,有需要时,即便不能

因此机动防御阶段,我军的侦查单位损失相当大,只要暴露行踪被黏住,必定是铺天盖地的炮火洗地。

至于我军开展的冷枪冷炮运动,那已经是战争后期的阵地战阶段,我军的后勤和装备大幅改善,不然光有枪没有炮,狙击手是无法挥威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