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这个导演要谢罪 > 第131章 记者 挑衅

第131章 记者 挑衅 (第1页)

作者:丘拉皮卡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陈一鸣从老亨利手中接过话筒,放映厅内的掌声、口哨和“net”

的叫喊,让他不得不暂时放弃言的打算,面朝四面八方不停地鞠躬答谢。

好不容易掌声暂歇,陈一鸣站直身体,再次把话筒举起。

“哗!”

在领掌员的带动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陈一鸣不再鞠躬,而是微微点头致意。

戛纳这么多年始终坚持参赛影片必须在这里映的规定,看来还是有道理的,人家是真的使出吃奶的劲头给电影主创抬轿子,务必让你觉得不虚此行映有所值。

陈一鸣甚至都有点怀疑,现场观众的高涨热情,有多少是真觉得《1951》还不错,有多少又是纯粹出于礼貌和客套。

何至于此啊!

起码半分钟的掌声过去,放映厅终于再次安静下来,陈一鸣尝试着把话筒举高高,举到一半略一停顿,再次环顾四周。

再未现有领掌员捣乱,他这才把话筒真正举到面前。

“哈哈,抱歉我有点激动,我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你们的热情简直让我不知所措,就像前几天我平生

感谢蒂埃里总监的认可,感谢托尼主席和各位评委的肯定,感谢今天在场的所有嘉宾给予我们的掌声,我会永远记住这个荣耀万分的时刻。

我向你们坦白,以上就是我在睡梦里嘀咕了几百遍的获奖感言。

我身边的段,《1951》的主演,同时也是我的室友,可以给我作证。

《1951》在戛纳得到了最高的礼遇,而我提前表了获奖感言,我们两个都不会再有遗憾,这真是无比美妙的一天。

希望《1951》也可以带给伱们一个无比美妙的夜晚。

谢谢大家。”

陈一鸣的言,通过略带延迟的翻译传递给放映厅里的每一个人,在笑声与掌声的交织之下,《1951》的戛纳映正式结束。

陈一鸣一行握手告别了同排的老亨利和评审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从后台离开,直奔多媒体布厅。

先是令人浑身痒的电影节官方摄影环节,官方摄影师虽然只有一位,但是在他身前身后还围着一大坨非官方摄影师。

在这里耍大牌等于自绝于国际影坛,因此陈一鸣心底再不耐烦,也不得不一脸僵笑地尽量予以配合。

15分钟过后拍照结束,陈一鸣一行被引入布厅,开始映布会环节。

这个布会其实水得很,因为《1951》的媒体场安排在明天,在座的记者看过映场的就没几个,又能问出什么来?

电影节官方媒体上来就是灵魂三问,《1951》讲的啥,对戛纳有何初印象,有没有信心拿奖。

果然全都在申芃菲帮忙准备的采访提纲里面,十年如一日地毫无变动。

接下来提问的欧洲媒体陈一鸣都分不清谁是谁,问的也比较放飞,并不是完全围绕电影,而是天马行空什么都问。

比如有个身材高大的女记者问他,为什么没有和女主角走红毯,今天红毯上的剧组,只有《1951》全员男性。

人家也没看过电影,误会了情有可原,陈一鸣只好回答,《1951》是一部战争片,里面没有女性角色。

女记者脸色大变,当即追问怎么可以没有女性角色,导演你是不是歧视女性?

这个问题不在申芃菲的qa上,申大姐没办法未卜先知,提前预料到会在电影布会上遇到女拳王。

陈一鸣也知道不能草率回答,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因为这个惹一身骚完全犯不上。

思索片刻后他答道,“我历来坚持两性平等,我的导演处女作《魔都假日》就是一部大女主电影。

至于《1951》,这个故事是有历史原型的,当时的战场环境比较极端,电影也只是选取了其中一个很短的片段,确实没有改编加入女角色的空间。”

女记者虽然打拳,至少问的还跟电影沾着边,随后提问的一个男记者更夸张,叽哩哇啦说了一大通,负责翻译的同传只给陈一鸣翻了最后一句提问。

陈一鸣听了之后,马上就理解了同传为什么偷工减料,因为该记者问的居然是,你对上个月生在北非的冲突怎么看?

我可以不看!

不是拍了一部战争片就秒变军事专家了。

幸好戛纳的新闻官反应比较快,直接咔掉了这个问题,让陈一鸣的视而不见没有显得太突兀。

后头轮到坚果记者提问,陈一鸣可以退位让贤了,因为记者更关注来自好莱坞的摄影师保罗。

高卢本地记者就比较可爱一些,老段、小刘同学、桑平都不会冷落,哪怕是尴尬的自我介绍也给了三人展示机会。

这方面陈一鸣对戛纳电影节表示高度赞赏,就是这些小细节,才更能体现出组织者的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