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明末匪事最新章节 > 第79章 总督是个好郎中

第79章 总督是个好郎中 (第2页)

武总督在工作之余,经常研习《女科准绳》一书,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的理念,对这本书进行删减,纠正《准绳》中归类的错误。并重新进行编印,形成自己的医学巨著《济阴纲目》。对妇科各种疾病的病因、治疗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纲目分明,易于寻读,可谓集妇产科之大成。

当然了,写关于妇科的书籍只是武之望大人的专长,在专长之外,武之望大人还是一个医学全才,在治疗麻疹方面人家也是很有一手的。他将麻疹的病程分为热、见形、收后三期,又按病情轻重顺逆分为轻、重、不治三型,各期各型分述其辨证要点,分别立法设方。

在医药用方上。武之望所用方剂,既有经方、时方,还有单方、秘方,颇具简、便、廉、验之特点。

看见没,武大人的医德是相当了得的,人品好,医术高;估计中草药也是武大人亲自上山采集的,所以价格便宜,深的百姓的喜爱!

此外,武之望还著有《济阳纲目》一书,同时在方志、文学等领域也多有建树,被誉为关中鸿儒,也被称为儒医。

综上所述,武之望大人是一个好人,一个好医生,著名医学著作者。

也不知道崇祯皇帝是咋用人的,这么好的人不用在太医院或者是御膳房,却偏偏要用他去领兵打仗。

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

要说历史上干错行的名人,明末三边总督武之望大人应该排在前三。

到底是做学问的人,虽然干错行当了官,但武之望大人依然保持着文人的清高和骨气,生平正色,立朝不为朋党,遇事独断,曾不依违两可。

能够给出这样评价的人真不多,武之望算其中一个。

由于武大人生性清高,不结朋党,大明王朝似乎也看上了他这一点,于是这位名医先后出任太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右副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最后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三边总督。

看见没?

就这么一个干错行的人在大明王朝任职的全是大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当武之望大人出任陕西三边总督的时候,他的官运算是完结了。

因为当时的陕西形势不是差,而是很差,或者是极差。

用垂死挣扎一词都难以形容,因为当时的情况比垂死挣扎还要差。

都这样了,才想起来让武之望大人治理,摆明了给这位名医找难看吗?

没办法谁让他老人家有从医经验呢?

既然当时陕西的形势已经差不得能再差了,几乎跟死了差不多,那就请这位名医去给陕西看看病,就当是救死扶伤。

于是三边总督的位置就留给了名医武之望。

当武之望大人满心欢喜的来到固原,站在城头往下一看,心里就凉了半截,再一深入了解,就彻底凉了。

他老人家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固原城外的流民成群结队,连线成片的从城下走过,有老人、有孩子,有女人、有男人,有伙计、有掌柜,有流寇、有官兵,总之一句话,只要是个活人都加入到了流民的行列。

“怎么会这样呢?”

武之望出奇的愤怒了。

“从崇祯元年开始关中就已经大旱了,颗粒无收,江河断流,百姓流离失所。。。。。。”

凡是用来形容百姓痛苦的词语都用上了,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既然大旱,官吏为何不救济百姓呢?”

武大人是个实在人,按照常规思维问道。

“哎---,大人您就别说笑了,就眼前这情况,朝廷不但没有减税,而且还增加了百姓的赋税,说是为了抗击辽东满人。”

形势都这样了,还要增加赋税,百姓能活吗?

武之望无言以对了。